杨玄感当初为什么敢造反 杨玄感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日期:2023-11-0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玄感造反失败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杨玄感起兵虽以失败告终,却拉开了隋朝灭亡的序幕。

  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杨玄感兵变这件事深受打击,曾经当众呜咽流涕。如此示弱,可是他当皇帝以来的第一次。

  为什么杨玄感能够起兵造反?

  其实原因很简单,除了他的家仇和个人野心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利用了当时老百姓反对隋炀帝暴政的情绪。自从隋炀帝征讨高句丽以来,老百姓可就倒霉了,不是兵役就是徭役,无休无止。特别是离战场比较近的东部地区,更是成了重灾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所以杨玄感才能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很快把军队从一万发展到十万。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杨玄感才能率领着用大刀和柳条盾牌装备起来的义军打败官军,这就叫顺应民心、民意。这一点,在历史上是没有争议的。

  为什么杨玄感起兵又会失败呢?

  这可就有不同的说法了。其中,有一个最经典的说法,就是说杨玄感失败的关键在于他没有听李密的计策。李密给他出了上、中、下三策,他没有选择上策,直扑涿郡,占据临渝关,截断隋炀帝的归路;也没有选择中策,占据关中,端掉隋炀帝的老巢;而是选择了下策,去攻打东都洛阳,结果洛阳城没有拿下来,他反倒被各路官军包围,最后落得兵败身死。总之一句话,就是因为杨玄感太笨。

  古往今来,人们都这样讲,但事实并非如此。要知道,研究历史也罢,理解历史也罢,最重要的方法无非是设身处地

  在杨玄感起兵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直扑涿郡或者直奔关中。

  第一,无论是涿郡还是大兴城,距离杨玄感起兵的黎阳(今河南浚县)都有千里之遥。杨玄感最初起兵的时候,只有不到一万人的队伍,而且这一万人还都是临时拼凑的,既没有任何战斗经验,也没有什么正经装备,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经州过县,走到一千里以外的地方呢?在路上就得被消灭了。

  第二,就算这支军队没有在路上散掉,它还面临着一个问题——攻打涿郡或者是大兴城。李密给杨玄感出主意,无论是说袭击涿郡,还是说占领关中,都是建立在突然袭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基础之上的。问题是,一支军队转战千里,总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对手不可能没有防备。一旦有了防备,那么涿郡也好,大兴城也好,都是不容易攻下的。

  特别是大兴城,它是隋朝花大力气建的首都,隋炀帝二次东征之前,还特地又征调十万民夫把城墙加固了一遍,比洛阳城还要坚固。城墙坚固也罢了,大兴城守军也多。前文讲过,卫文升听说洛阳被围,马上抽调七万大军前来救援。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大兴城的守军至少在十万以上,这样坚固的城池,再加上十万大军,杨玄感是不可能攻得下来的,最后还会落得和打洛阳一样的下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杨玄感手下那些士兵,在最初起兵的时候,根本不可能跟着他去攻打涿郡或者大兴城。要知道,他们都是黎阳当地的百姓,并没有什么走南闯北的经历,古代资讯又不发达,像大兴城、涿郡,他们可能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让这些安土重迁的农民抛家舍业,去进攻一个他们闻所未闻的地方,恐怕他们没上路就开溜了。

  但是洛阳就不一样了。

  自古以来,洛阳就是整个东部地区的中心,对于这些生活在古代所谓山东地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的老百姓来说,洛阳是他们耳熟能详的地方,也是他们心目中的政治中心,对于他们来说,打下洛阳就意味着胜利,而且也只有打下洛阳才意味着胜利。这一点,作为大军统帅的杨玄感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他为什么不同意李密的上、中两策,非要用下策,道理就在这里

  换句话说,所谓李密三策,貌似天花乱坠,非常高明,但其实仅仅是一种理论构想而已,缺乏可操作性。在当时,打洛阳是杨玄感唯一能做的选择,既然如此,所谓不选上策选下策,也就不可能是杨玄感失败的关键因素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兵败身死呢?

  其实根本问题在于杨玄感造反并不是时候。当时,隋炀帝固然是忙于对外战争,整天征发兵役劳役,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老百姓也确实想造反,但是统治集团内部还是比较稳定的,官僚基本上并不反对隋炀帝。为什么这么说?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杨玄感刚刚造反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儒生——治书侍御史游元在黎阳和他一起督运军粮,杨玄感就劝他一起造反,还跟他讲,我这是“帅义兵,诛无道”,率领正义之师,诛杀无道,你追随我,不要有心理障碍。结果游元怎么说?游元讲:

  尊公荷国宠灵,功参佐命,高官重禄,近古莫俦,公之弟兄,青紫交映,当谓竭诚尽节,上答鸿恩。岂意坟土未干,亲图反噬,深为明公不取,愿思祸福之端。仆有死而已,不敢闻命。

  杨公,你爸爸杨素可是受国重恩,近代以来没有谁比他的官大,也没有谁比他钱多。你们杨家兄弟都在朝廷里做着大官,朝廷对你们杨家不薄啊!你正应该竭尽全力,报效国家。现在,你爸爸坟上的土还没有干呢,你怎么就会造反呢?我觉得你根本不应该这样办,至于我,要想让我跟你一块儿造反,对不起,有死而已。游元誓死也不肯追随杨玄感,这不是很能体现官员的基本态度吗?

  第二个,杨玄感原来设想,如果能够把官员的子弟作为人质,就可以扰乱军心。事实并非如此。来护儿的儿子投降了杨玄感,但是来护儿照样率领大军讨伐杨玄感,一点都没有手软。可见,在家和国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多数官员还是选择了忠于国家,忠于皇帝。这说明他们对国家和皇帝还是有信心的。这一点,当时的有识之士看得相当明白。

  当初,隋炀帝刚刚从辽东前线回来平叛的时候,就曾经迫不及待地问太史令庾质:你觉得杨玄感造反会成功吗?

  庾质回答说:杨玄感虽然门第很高,但是个人在官僚之中的声望并没有那么高。他现在之所以能够发展到这么大的势力,还是因为老百姓确实是太困苦、劳累了,所以才会响应他。但是,虽然有老百姓响应他,可是现在还是天下一家,所以杨玄感不太容易成功。

  最后的结果就是,走投无路的杨玄感,命弟弟杨积善杀了自己。这场轰轰烈烈的叛乱,仅仅持续了2个月,便被迅速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