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时各国国君在做什么 他们后来的下场又是什么

日期:2023-11-0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灭六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前言: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混战,英雄能人辈出,百花齐放。直到后来秦国一统天下,结束了这长达500多年的大乱战,中华大地开始有了第一次意义上的大一统。当时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分别还有六个国家,作为战败灭亡国家的君王,下场都是悲惨的,毕竟作为失败者,是没有任何权力的,那当时秦在灭亡六国后,六国的君主都怎么样了呢?

  战国时期地图

  韩首亡,首鼠两端遭处死

  首先来说作为战国七雄中此时国力最为弱小的韩国,当时韩国的君王是韩王安,韩国的边境紧挨着的就是秦国,秦国这时候的一家独大,秦军所向披靡,国力强盛,使得韩王安心中对秦国的畏惧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时候的韩王安只能派人不断的联系秦国,以图通过亲近的方式使得秦国不去进攻韩国。

  动漫中韩王安

  公元前233年,在秦赵战场上传来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使得韩王安很兴奋,赵国名将李牧大败秦军,秦军损失惨重。韩王安心中对秦国的怨恨与惧怕由来已久,这时见赵国势大,开始转而抱起了赵国的大腿。秦国这时候肯定不会满意韩王安这样墙头草两边倒的行为,李斯警告过韩王安,不要去弃秦投赵,遭到了拒绝。三年后,秦国开始进攻韩地,韩国大败,韩王安被俘,被软禁了起来,后来为了以绝后患,秦国直接处死了韩王安。

  影视剧中韩王安

  魏赵遭离间相继亡,赵王流放,魏王处死

  韩国灭亡后,秦国的矛头再次指向了赵国,此时的赵国正好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天灾,大地震以及民间的灾荒,国力遭到了削弱,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地大物博,名将李牧等人用兵如神,完全可以再次与秦军大战。秦国知道,欲要亡赵,李牧就是最大的拦路石,必须先除掉李牧,秦国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使出了反间计。赵王迁本身能力不高,李牧又功高震主,赵王迁中计,派人换掉李牧的将军之位。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李牧不从,却被杀害,最后的结果自然不出意外,赵大败,赵王迁沦为俘虏被流放至深山之中,赵国灭亡。

  影视剧中古代流放犯人

  据《史记》中记载:“公子自知自已毁废……与宾客长夜饮。”

  作为另一个国土与秦相邻的国家魏国,与赵国的境遇类似。同样的是国家栋梁的魏国信陵君,在抵抗秦国时功勋卓著,秦国反间计的施行,离间了信陵君与魏安釐王,信陵君终日借酒消愁,最终抑郁而终,魏国失去了这顶梁柱,魏国与秦国的战争中也是节节败退。魏王假继位后,仅仅三年秦军已然兵临都城,魏王假开城投降,也是最终被杀害了。

  影视剧中信陵君

  楚奋抗,终无效,昌平君身亡

  楚国坐拥江南,地大物博。公元前226年,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越来越势不可挡,开始大举进攻楚地,楚国奋力抵抗,最终还是连失多城。楚王负刍向秦割地求和,趁秦军放松警惕之时,进行反击,大败了秦军,收复了失地。秦国恼羞成怒,同年再次大军进攻楚地,这次幸运女神没有站在楚王负刍这边,楚军大败,负刍被秦俘虏,楚国名存实亡。后来昌平君被拥立为楚王,楚国意在最后的挣扎,次年,秦军再次攻楚,国力上的差距纵使再多反抗也无用了,昌平君身亡,楚国终灭。

  影视剧中昌平君

  燕卖子,齐不战而亡,燕王受俘,齐王饿死

  说起燕王喜,这个君主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什么都愿意去做。大名鼎鼎的燕太子丹就是燕王喜的儿子,燕太子丹为了缓解秦军进攻的势头,派遣荆轲刺杀秦王,荆轲刺秦失败后,秦王开始大举出兵伐燕,战场之上燕军节节败退,都城被破。燕王喜为保住燕国最后一口气,杀了自己的儿子太子丹前去求和,这个举动确实再次让燕国苟延残喘了一段时日,但楚国灭亡后,秦军再次进攻燕地,最终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影视剧中燕太子丹、荆轲

  公元前265年,齐王建继位,当时他的母亲君王后把持朝政。作为与秦国相距甚远的齐国,秦国在四处进攻之时,齐国暂时高枕无忧,不管是其余五国还是秦国,都是要拉拢作为中立的齐国,齐国当时也惧秦国之威,迎合了秦国当时“远交进攻”的外交策略,当然对于其他五个国家也是采取了公正公平的态度,暂时是避免了战火蔓延到齐国,但也为齐国最终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影视剧中齐王假

  君王后逝世后,秦国重金收买了大量齐国的官员。在秦进攻其余五国之时,曾经有无数次的机会能够让齐国壮大,齐王建都放弃了。最终在公元前221年,五国俱灭,作为最后的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终于感受到秦国的野心,派兵守卫齐国边界,可惜朝中多数官员都已被收买,加上齐王建本身懦弱,最终不战而降,甘愿接受屈居于,降后秦国赐予的500里的封地之中。最终齐国不战而降,齐王建也被活活饿死。

  至此,天下迎来一统,群雄并起的时代结束,原先六国的君主,被杀的被杀,被俘虏的也不在少数,迎来了他们作为争雄后失败者悲惨的命运。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史记索隐》《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