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话说嘉靖年间湖南永州有一个贡生叫杨成章。为了更好理解后面发生的事情,这里小编先简单介绍下贡生是什么。
贡生其实就是秀才。按明朝的科举制度,考中秀才以后需要到县学、府学或州学就读,参与统一培训,然后朝廷不定期会从各地府、州、县学的秀才中择扰选择一些去国子监读书,其中每年固定从各地选择的贡生又被称为岁贡生。
在明朝,通常来说只有举人以上才有做官的资格。三甲以上的进士殿试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政,通常会直接授予官职,而那些考了很多次会试却始终考不上进士的举人,如果想当官的话,也可以去吏部报到,等待职位出缺,海瑞就是这样当上的官,这种选拔被称为大挑。
贡生就类似于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含金量没那么高,刚开始的时候,贡生的人数少,还能授予官职,到后面进士、举人想当官都没有官位可选,贡生这种“自学文凭”就更难授官了,通常就是从国子监毕业以后,授予一些虚衔和允许贡生穿戴官员才能使用的衣物。
接着说回杨成章的事情。
杨成章的父亲叫杨泰,曾经是浙江海宁县的一个巡检,娶有一妻何氏,后来又买了一个妾叫丁氏,杨成章是丁氏生的孩子。
在杨成章4岁时,杨泰便死了。父亲死了,家里也没了经济的来源,一家人在海宁活不下去了。于是这一家人便决定分家,由妻子何氏带杨成章回老家,丁氏则回钱塘县娘家。分别以前,丁氏拿出一个铜钱分成两半,作为以后相认的凭证。
三人分别以后,杨成章随着何氏回了老家。不久后,何氏就生病去世。临终前,她拿出所藏的半个铜钱 ,告诉杨成章自己并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他的母亲是丁氏,并且已经回了钱塘,让杨成章长大后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
就这样,杨成章一边劳作,一边读书,考上秀才以以,又结了一门亲事。这时,长大成人的杨成章决定离开家乡,前去钱塘寻找亲生母亲丁氏。
另一边,丁氏在回到老家以后,又嫁给了东阳人郭氏为妻,并且生了一个儿子郭珉。丁氏也经常想念杨成章,于是便让郭珉带着另一半铜钱出发去永州。
可能是上天怜惜这一家人,杨成章和郭珉两人竟然在中途的一个客栈碰上了,而且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最后聊着聊着,拿出铜钱一对比,发现对方就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更是喜极而泣。
兄弟两人相认后,便由郭珉领着杨成章来到了东阳去见亲生母亲丁氏。见到母亲丁氏后,杨成章非常激动,当时丁氏的第二个丈夫已经死去,杨成章就想把母亲带回老家奉养,但丁氏不同意。于是杨成章只得留下来,在东阳侍候母亲,这一呆就是几年。
丁氏死后,杨成章又在母亲的墓前搭起草庐守制,几年下来,悲痛得形销骨立。杨成章的孝行在当地广为流传,被当成是学习的榜样。
守孝三年以后,杨成章以贡生的身份来到京城国子监学习。上面已经说了,贡生通常是不授予官职的,但是吏部官员却被杨成章及其弟弟郭珉的孝行所感动,认为这种孝行值得赞扬,于是特例给杨成章授予国子监学录一官(类似于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他的弟弟郭珉则是由当地地方官给予相应奖励。
杨成章兄弟俩的孝行不必多说,其实何氏的行为也是值得赞扬的。何氏一心一意抚育杨成章,在其生病以后,却能不嫉妒,而是教导他去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是通情达理的一个表现。
中国古代讲究忠臣孝子,认为孝子才能出忠臣,因此对于臣子的孝道特别重视,如汉朝还有举孝廉的制度,认为孝子才能当官。
守制也是对孝道的一种强调。父母死后,大部分的官员虽然不会真的悲伤到无法工作的地步,但为了表示孝道,必须让他们回去守孝三年,从而符合礼法,也是为了给天下万民作出表率。历朝历代作二十孝图、孝子传同样是为了弘扬孝的精神,让百姓更好理解什么是孝,如何行孝。
朝廷对杨成章兄弟的表彰也是对于“孝”的一种赞扬,告诫百姓应该谨记孝道,不要因为母亲没有抚育你就忘了生身之恩,不能因为距离疏远就忘了一家人间的亲亲之情,这种以生俱来的血缘关系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