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康熙的五妃之一,死后他竟然亲自祭奠

日期:2023-11-0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清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朝的选宫女制度。

  清朝选宫女开始于顺治十八年,宫女主要出自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分为包衣佐领与包衣管领,包衣管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辛者库。不过,辛者库并非都是因罪而入籍的,有多都是因家族人数较少,才编为包衣管领,一个包衣管领相当于半个包衣佐领。

  清朝有许多出身包衣管领(辛者库)的后妃,名气最大的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即大名鼎鼎的令妃,除此之外,还有康熙朝的良妃、定妃,雍正朝的裕妃、谦妃以及乾隆朝的孝仪纯皇后、仪嫔等人。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清朝首位出身辛者库的妃主:良妃。

  清朝康熙十四年年初,内务府举行了一年一次的宫女选秀,在新入选的宫女中,有三人格外显眼,一个是正黄旗包衣佐领威武之女乌雅氏(孝恭仁皇后),一个是正黄旗包衣管领正五品郎中托尔必之女万琉哈氏,最后一个便是正黄旗包衣正五品管领阿布鼐之女卫氏。这三名女子都是一等一的美人,她们在众多宫女中被康熙选中,开启了各自的后宫生涯。

  当然,今天本文主要说的是良妃卫氏,至于其他两位,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乌雅氏深受康熙宠爱,生下六个儿女,其中便有后来的雍正皇帝。万琉哈氏生下了皇十二子胤祹,因儿子胤祹未参与夺嫡而获美满结局,一直活到97岁,列清朝后妃寿数之冠。

  良妃卫氏的曾祖父名叫瑚柱,瑚柱在天聪年间归顺朝廷,家族因人数较少被编入正黄旗包衣,卫氏的祖父都楞额、父亲阿布鼐都是在内务府担任管领职务,这与德妃家族成员任职并无太大不同。

  话说,清朝宫女进入皇宫后会进行一定训练和学习,除了每天一个小时读书识字之外,还要练习刺绣、打扫等项目,一些相貌出众和聪明伶俐的女子会被分到各宫廷主位身边伺候,而那些自身条件较差的就会做一些粗活。

  而且,宫女一般只得待在寝宫,不准私自外出活动,即使那些后妃,只有皇帝召见,她们才会来到皇帝寝宫。也就是说,皇帝身边只有太监伺候,也不会亲自造访某位妃嫔的寝宫,皇帝与某位宫女偶遇的机会几乎为零。

  综上所述,良妃卫氏一定是一位相貌出众的女子,且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也不会偶然与康熙相遇,她可能在当初宫女选秀时便得到了康熙的青睐。

  康熙二十年,卫氏生下了一位皇子,取名为胤禩,即大名鼎鼎的八阿哥。八阿哥胤禩从小就聪明伶俐,具有十分出众的人格魅力,身边总是聚着一群小伙伴,比如说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与十四阿哥胤禵等等,这些小伙伴将胤禩奉为“大哥”,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即八爷党。

  话说在康熙三十五年,八阿哥胤禩两次获选与父亲康熙一同出征噶尔丹,并在战争结束后受封贝勒,成为受封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这说明胤禩从小便深受康熙喜爱。康熙喜爱之余,母以子贵,卫氏在康熙三十九年被册封为良嫔,随后不久,康熙又将卫氏单独册封为妃(良妃),由此,卫氏便成为康熙早期五妃中最后一位得封妃位者。

  然而,这一切都在康熙朝后期发生了改变,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事件后,康熙对八阿哥胤禩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喜爱变为轻视,甚至是有点厌恶,原因无非是胤禩纠集党羽争夺储位,且对皇位造成了巨大威胁。

  此时,原本身体就不太好的卫氏,看到儿子胤禩失宠,心情自然十分低落,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卫氏病逝于清宫,享年50岁。当时,康熙亲自主持了卫氏的初满月礼祭祀典礼,可见卫氏在康熙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然而,不知为何,到了雍正朝,卫氏有了一个新的称号,即辛者库贱妇,而且据雍正本人所讲,这个称号还是康熙给予的,至于真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康熙晚年夺嫡的结局是皇四子胤禛胜出,成为雍正皇帝,皇八子胤禩失败,后被幽禁致死,并改名为阿其那,削除宗籍。

  最后,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这个故事:

  康熙十四年正月,三名年轻女子被选为宫女,亲如姐妹一般。她们都被康熙看中,其中的一位十分得宠,被封为德妃,所生的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即雍正皇帝,其中的另一位虽不得宠却心态平和,且生下了皇子胤祹,最后母子长寿,最后一位生下能力出众的皇八子胤禩,却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