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眘为什么没法挽救南宋真相是什么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每当一提起赵眘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直到赵眘当上皇帝,赵匡胤一脉才算重见天日,得以继承皇位。与赵构不同的是,在主战派的支持下,孝宗皇帝很快就作出了为岳飞平反昭雪的决定,此外还起用了像张浚等将领,让人不仅看到了他与养父赵构完全不同的另一面,也看到了王朝中兴的希望。然而军民联手抗金的士气虽然大振,但他终其一生,却未能挽救南宋,这究竟是为何呢?

  首先,形势并不是一直对主战派有利。事实上从绝大多数时候来看,主和派一直占据上风。主战派之所以有了难得的话语权,与金国的内乱不无关系。新上任的金世宗,考虑到国内叛乱四起,这才做出了退兵的决定。如此一来才给了南宋以喘息之机,才让那些主战派有了出头之日。然而金世宗很快就扑灭了后院之火,对南宋王朝的态度又趋向强硬。

  其次,从当时的实力对比来看,南宋仍然不是金国的对手。事实上在金国历史上,世宗是难得的开明君主,可能他也考虑到自己上位来路不正(发动政变),但前任完颜亮滥杀无辜造下的孽债,也要由他来偿还。他之所以会与南宋求和,完全是考虑到执政根基尚未稳固的因素,并不能说明宋朝就有取得的绝对把握。

  再次,我们应该把目光瞄向孝宗皇帝。虽然在南宋王朝的历史上,他堪称是最为勤政的皇帝,但事实上他的很多作为,颇有虎头蛇尾之嫌。比如在是战是和的问题上,他虽然任用了像张浚、虞允文等人,甚至不惜违背老师史浩的意见,但最终他还是在北伐面前收手,选择了议和。

  他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只能说明一点,就是他并不是真心想要收复失地,所作所为更多的是为了偏安,说白了就是维持现状。当然也有人认为,当时南宋北伐将士内部的矛盾,导致战败的事实,让主和派口诛笔伐,也是孝宗皇帝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孝宗皇帝做出的议和之举并非情甘情愿,但他仍然认为,通过军事行动而达成的和约,对于南宋王朝来说,好处还是很大的,为此对于金国的那些无理要求,自然也都慷慨应允了。战败后的孝宗皇帝,对于主战派将领的信任明显大打折扣,既希望他们为国效力,却又对他们的能力不敢恭维。

  虽然在执政初期很是励精图治,也特别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通过革故鼎新、恢复国力之外,孝宗皇帝失望地发现,朝中多的是安于现状之徒,根本没有谁能够挺身而出为他分忧解难。当然他为了掌控朝政而大权独揽,既让官员们满足于俯首听命,又限制了他们的积极性,可以说他是空有大志,却难有实现抱负的能力。不由得使人回想,如果他在位时,有岳飞这样的名将辅佐,又会是何等景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