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会如此轻易的就被金朝打败北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北宋为何会灭亡,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北宋时期经济是非常繁荣的,登基户数达到2000万,人口达到一亿以上。可以说北宋在很多方面要比唐朝盛世时期还发达。可是这样一个国家,在区区十二万金兵的侵略下,竟然四处溃不成军,连首都都守不住。最后大批皇亲贵族被直接掳走,无数人民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实力如此强大的北宋为何会积贫积弱,不堪一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昏君奸臣

  宋徽宗作为手握大权的最高统治者,不好好治理国家。却以游山玩水琴棋书画为乐。虽然他的书画水平很高,却把国家治理的一塌糊涂。蔡京因为投其所好,苦练书法,并且左右摇摆,开始不断地政治投机。最后成为执政。他和宋徽宗简直一拍即合,宋徽宗在皇宫里沉迷书画。他在朝廷里四处安插党羽,顺便设立各种新税,征收供宋徽宗玩乐。然后他把和自己政见不同的500多名官员全部贬官流放,把支持自己的爪牙全部升官重任。把忠臣良将统统列为“奸党”。当然这些都是在“书画皇帝”宋徽宗的支持下进行的。蔡京还和宦官童贯、梁师成、李彦,以及王黼、朱面力等人组成了“六人”小组,表面上标榜自己是为国为民的团体,实际上连市井无赖都知道他们六个人是国贼。

  二.指挥不力

  宋钦宗这个皇帝,在位22年,换了26任宰相。为了自己的享受可以说是无所不为。朝廷招揽了大量的忠臣良将,可是他从来不任用。像李纲等人都是在诸多官民共同请愿之后才任用。解国金兵刚刚被打退,就立刻再罢免掉,然后继续去享乐。最后金兵大举进兵之后一个炮手向入侵的金兵开炮竟然被奸相下令处死,不允许得罪金兵。这和历代亡国政府的特点都一样,外敌入侵首先是求和并且出卖内部劳动人民的利益,如果人民自发抵御外实力侵略他还会帮忙镇压。只要统治阶级那群人能安逸享受,就不惜出卖一切。然后统治者信任六甲神兵,相信会有天兵打退侵略者,估计是宋钦宗等人终日纵情声色脑子烧坏了。竟然在金兵不断增兵的时候以各种理由把千里迢迢前来勤王的几十万大军各种遣散。最后金兵源源不断终于增兵到了十六万人,而宋军却由几十万人变成了七万人。结果三千多赵宋皇室被掳走,当然还有他们剥削全国劳动人民的血汗也被金兵全部带走。可以说,宋钦宗是金国派到宋国最成功的一个内奸,他成功的利用自己皇帝的权力把一场又一场完全可以打赢的仗打成了国都陷落,然后他依然不放弃,自己跑到金营继续议和,真的是“感动”民心。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领导的一群狮子。”而靖康之耻是因为指挥者根本连绵羊都不是,而是一直肥猪。

  三.朋党之争

  亡国的共通点又来了,对外战斗是怎么都不行。内部争斗却非常在行,平常争权夺利也就算了。在金兵打到国都,兵临城下了。整个朝廷还是不能万众一心,而是继续以往的絮叨模式,开始各种争执,各种党政。大家对人不对事儿,关系不好,行啊,能力出众也不让你带兵。就不让你出战。很多大权在握的大臣出口就是:“陛下啊,这人口出狂言,断断不能重用,还是要和金兵议和为上啊!”这种臣子再加上一个猪脑子的皇帝,结果可想而知。本来抵抗金兵,联络队伍这么简单的一个决策,朝廷议论十几天到最后城破才彻底知道结果,投降。可以说北宋的朋党是亡国的一大原因。就算金兵不来北宋朝廷一样也是混乱不堪的。朝廷需要的是直臣,而不是勾结在一起谋取私利,甚至在关键时候因私废公的人

  四.制度僵化

  北宋时期本身经济是非常繁荣的,王安石变法的“富国强兵”之法也确实充实了国库。但是到了宋钦宗时期,各种奢侈享受硬生生的把国库彻底耗光了,北宋又出现了财政赤字。朝廷入不敷出,而且北宋因为赵匡胤是黄桥兵变得了皇位,所以非常害怕地方谋反。唐朝安史之乱是因为朝廷给与地方藩镇过多钱粮。结果到了北宋时期竟然不给地方财政,全部上交中央。这就导致地方没有办法组织对抗,只有靠中央。中央国库都叫统治者花空了,根本就无暇管地方,就这么完了。而且另外一方面,对于武将过度防范,多年不修战备。这些种种僵化得制度一直捆绑在北宋身上,导致了国力衰弱。

  北宋灭亡是因为昏庸皇帝和奸臣祸国殃民以及制度多年不更新以至于僵化导致的,而金朝却在不断学习北宋,从完全得游牧民族发展成了半耕半牧得民族。这样此消彼长,北宋灭亡就成了必然。但是如果北宋内部的统治者能够任用贤明,那北宋无论如何都不至于灭亡。北宋是从后周手里得的国。后周柴世宗北伐辽朝的时候,亲自带兵冲锋,辽军“望风披靡,溃不敢当”。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中的三关三州十七县,可惜柴世宗却因为在消除四方割据中积劳成疾病发而死,到了后来已经从自幼深刻体会人民苦楚,以天下为己任的开国之君变成了如猪狗一般的继任皇帝,国家怎能不亡?统治阶级若能人人如岳飞一般,精忠报国。使得“文死谏,武死战”。国家又怎么会灭亡呢?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的北宋被金朝灭亡的教训应当被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