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候八旗军去哪儿了为何只有湘军、淮军了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明末清初之际,虽然明军在辽东战场屡屡败北,被清军打得丢盔弃甲损兵折将,但是我估计哪一个明朝人都不会相信,在1644年后会成为清朝的子民。主要原因就是,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面,上亿人口的汉人,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把不足二十万的八旗清军淹死,万万没想到的是,二十万的清军真就成事了。

  当然,以二十万八旗军管控幅员辽阔,且人口上亿的国家,还是有点困难的。

  为此,清军入关后,统治者采取将半数以上八旗主力在驻扎在京畿周围以拱卫中央,剩下半数则分散在全国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疆海防等地,到乾隆后期,总共形成了14个八旗驻地,分别为盛京,吉林,黑龙江,江南,福州,杭州,荆州,成都,广州,绥远,西安,宁夏,伊犁,乌里雅苏台。

  每个驻地设立将军一名,其地位高于提督、总督、巡抚等文武官员。这14个八旗驻地,相当于清朝设置在全国的军事网点,牢牢控制着全国。

  当然,各个驻地算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清军入关时不过20万,一半在中央的话,每一个驻地的八旗人数就不过上万。

  这是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清朝的国防重任的,一旦发生对外战争,八旗的兵力更是捉襟见肘,尤其从顺治到康熙,清朝对外战事一直没有停过,从平定三藩之乱,到收复tai wang、抗击沙俄、平定准噶尔叛乱,清朝的军事压力一直很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依靠绿营来加强清朝的国防建设,所谓绿营其实就是以明朝降军为主,仿照明朝的军事体制进行组建的,补充八旗的军事体制。

  但是随着清朝对外战事的扩大,伴随着八旗人数不足,战斗力下降的事实,清朝统治者对绿营的倚重越来越大,康熙时期成大肆征召绿营士兵,最终成为清朝常备军事武装,在清朝时期,平均有60万人左右,是八旗的三倍之多。

  绿营的驻扎制度,其实与八旗差不多,也是采取撒向全国次级要地为主,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为提督,全国设置大概不到20人左右。按照清朝统治者的构想,八旗和绿营是互相补充,相互制衡,最终形成一面更严密的军事网络。

  当然,不管是八旗也好,还是绿营也罢,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世兵制的一种,士兵有兵籍,兵籍下的人则是父死子继。

  这种兵制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最大的坏处就是,兵籍的第一代还有战斗力,等到第二代第三代的时候,就开始腐朽了。

  清朝的绿营不像明朝时期有大量的土地来让士兵种地,从而省下军费,清朝采取的薪酬体系相比于明朝大方一点,直接发工资。可以说,绿营组建之初,大量勇武之人参加绿营,主要还是待遇不错。

  最为重要的是,在清朝时期并没有警察制度,绿营兵有时候也临时客串一下维持地方治安的活,比如收粮,押官银等等,有了鸡毛掸子自然敢当令箭,为了过得好一点,绿营兵也是仗势欺人,剥削老百姓,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在清朝前期不断对外战争期间,其实已经展露出八旗和绿营作战实力越来越弱的问题,尤其是乾隆年间的对外战争,大多都是仗着国势以大欺小,往往还是牺牲高于敌方,虽然取得胜利,却不是很光彩。

  不过至少八旗和绿营还坚挺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真实实力也是不容小窥的。

  对于八旗和绿营的士兵,湘军的将领曾国藩曾经在《议汰兵疏》中直接表示:“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这个话要是别人来说,也许客观一点,曾国藩作为湘军将领,八旗与绿营的竞争部门,不见得就一定为真。

  为了争取军费,获得朝廷的支持,曾国藩自然要将八旗和绿营说得一文不值,然后让朝廷把资源倾轧在湘军身上。

  在清末的各处战场上,八旗和绿营实际上一直都没有闲着,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清廷调动二十万军队与英军作战,奈何英军以海军为主,仗着几艘大舰沿海侵袭,不上岸与清朝硬刚,清军就是有再多的人,也架不住人家在海面上对你狂轰乱炸。

  正因为没有实际交手,清廷官员普遍认为,只要英军敢于登陆,调遣合适将领完全可以与英军一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打的时候,曾国藩事实上就是这种看法。

  当时指挥清军与英法联军作战的是清朝统治者十分倚重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与曾国藩是政敌,曾国藩有此看法,很大程度上也有私人成见。

  总之,至少曾国藩还认为八旗和绿营还能够与英法联军一战。

  那么,为什么湘军、淮军能够最终取代八旗和绿营,最终成为清廷倚重的半中央军呢?

  我认为说起来比较可笑,这还是要从镇压太平天国时期讲起,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咸丰帝远在千里之外瞎指挥,打仗最怕的不是敌人强,而是外行指挥内行。

  清廷如果能够以正常的剿匪策略,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也许镇压太平天国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咸丰帝迫切想要快速击垮太平天国,把清军主力直接安排到南京外围,想要通过攻克南京城来实现一举剿灭太平天国的重任。

  想要攻破巅峰时期的南京城,即使把清军所有的绿营和八旗都调过来,不围个一年半载的,也够呛能够突破,何况人家来一个北征和西征,直接把清军都给调动起来了。

  太平军擅长打运动战,在没有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只能步步为营的策略,偏偏咸丰帝着急,从1853年在南京外围设立江南、江北大营,几乎是调集整个清朝在南方的精锐了。

  结果在1856年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全部被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取得全盛时期,如果不是当时发生“天京内讧”,大清王朝还真说不准一下子就挂了。

  吃了这一次亏后,咸丰帝还不长教训,在1858年再次设置江南、江北大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1860年李秀成故技重施,又破了江南、江北大营,标志清廷在南方直辖军事力量的全部覆灭。

  江南、江北大营覆灭之际,湘军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

  主要还是曾国藩的湘军并不完全听从咸丰的指挥,在关键问题上,曾国藩还是比较清晰的,那就是不能冒险孤军深入,要一步一个脚印,等到太平军与八旗、绿营耗光之后再全员出动。

  清廷除了江南、江北大营外,在北方还有僧格林沁率领的骑兵,这支军队虽然在与英法联军的八里桥战役中遭受重创,但是实力还是有的。无奈是在镇压捻军起义过程中,僧格林沁剿匪策略失误,最终导致兵败而亡。

  此后,能够直接听命于清政府的野战军几乎损失殆尽,只能倚重新兴的湘军和淮军了。

  当然,湘军和淮军本身也并非军事组织的进步,相反,还是一种更落后的军事组织的回光返照,上阵父子兵,只听将令不听朝廷命令的军队,其实打仗水平也一般。

  湘军开到南京就已经出现暮气了,淮军也只是在洋枪洋炮的支撑下,有点后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