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皇太极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明末崇祯年间,从1629年起,皇太极率领后金军绕过宁锦防线,取道内蒙古,从长城龙井关、大安口和洪山口三处入关,拉开了后金翻越长城进关的帷幕。
对明朝来说,重兵都布置在山海关和宁锦防线而对皇太极这样的军事行动缺乏预料,毫无防备之下,自然无法迅速做出反应。虽立即调兵勤王,也无法在野战中将后金军击溃。
这次远征在明朝腹地持续了两个多月,明军勇将赵率教、满桂阵亡,袁崇焕被下狱,后金掠取大量资源,斩获颇丰。
此后,皇太极似乎尝到了甜头,在1634年(天聪8年,崇祯7年)、1636年(崇德元年,崇祯9年)、1638年(崇德3年、崇祯11年)、1642年(崇德7年、崇祯15年) ,又亲自率军或派兵四次从长城入关,基本上就是两三年就得来一趟,并且从来不空着手回去。
看上去皇太极干这事是上了瘾,乐此不疲,不过细细研究这几次的进军目的,不难发现,皇太极的战略并非如此简单,每次出兵背后都隐藏着深意。
五次入关的意义
第一次入关五年后,皇太极在天聪八年(1634年)再次亲自率兵进关。这时的皇太极已非五年前刚即位的皇太极,政治上他已经摆平了想要跟他掰手腕的莽古尔泰和阿敏两大贝勒,剩下的代善只敢俯首帖耳,四大贝勒执政已成历史,皇太极开始大权独揽。
除了政治,军事上也获得很大胜利。
天聪五年,皇太极终于啃下了大凌河这块硬骨头,逼降祖大寿,并击溃了前来增援的监军道张春率领的四万多人,关外明军精锐损失惨重。
对蒙古方面,皇太极更是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632年皇太极远征察哈尔后,林丹汗亡命青海,部众大半溃散,自己更是在两年后病死,察哈尔部再也无法对后金构成威胁。
皇太极的这次远征有两个目的,除了与上次相同的目标:劫掠,还在于沿途收纳林丹汗的残余部众。
战争结果同样大获全胜,明军不敢主动出击,只能坐视后金军往来穿梭,皇太极的战略目标完全达成,既收获了战利品,又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还给了明朝以打击。
1636年的第三次入关则与朝鲜有关。皇太极正准备亲征朝鲜,为了防止明朝乘虚发兵,有必要对明朝进行一番打击以进行震慑并炫耀兵威。他派出阿济格领兵进关,阿济格很好地完成了使命,在京师周围不断劫掠,消耗明军实力,一个月内克12城,胜56阵,杀得明军胆寒才携带大批物资从容撤退。
几个月后皇太极亲征朝鲜,两个月后就征服朝鲜并班师,朝鲜指望的明朝呢?明军还没缓过劲来,哪有力量来救援。
第四次入关发生在崇德三年(1638年),这次皇太极虽然没有亲征,却提兵压到宁锦,目的是为了配合入关主帅多尔衮,让明朝不敢调关外兵回防。
这次入关,明朝损失更加巨大。密云总督吴阿衡战死,督师卢象升殉国,济南一天被攻破,德王朱由枢等众多宗室被擒,清军连胜57阵,掠获人畜财物不计其数。
崇祯震怒,事后清算一次性处死了几十位官员。更为重要的影响在西北,孙传庭和洪承畴联手,本来已打得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只剩18骑逃入商洛山中。由于清军入关京师吃紧,崇祯急调洪、孙二人回京帮助防御,给了李自成喘息的机会,埋下他东山再起的隐患。
第五次进关也是皇太极时期最后一次。崇德七年(1642年),刚刚在松锦之战取胜的皇太极丝毫不给明朝喘息的机会,派阿巴泰领军由界岭口和黄崖口入关。
这是五次入关中时间最长的一次,长达八个月,清军甚至在中间还从容地休整了一个月,如入无人之境,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
五次入关的战略
五次入关,皇太极有自己的战略思想。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以“七大恨”伐明,虽然屡次取胜,占据了不少城池,得到了不少人口,但他也清楚,这时候的大明还是个庞然大物。明朝可以承受很多次失败,但后金的体量,只要大败一场,之前所有的努力就可能化为泡影,这个容错率他承受不起。
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哪天真的实现了呢?
天命七年,努尔哈赤曾经说过“我金汗身行正道,上天眷爱,况南京、北京、汴京本非一人所居之地,乃女真、汉人轮流居住之地”。
梦想归梦想,从实力上说努尔哈赤时代想入关伐明还只存在于想象,并没有具体的战略。
皇太极即位后,开始也是延续的努尔哈赤的思想,尤其在宁锦之战失败后,他一度与袁崇焕接触议和,崇祯也派出使者与皇太极议和并取得一定进展。
这个阶段,皇太极对取代明朝并没有把握,议和接触也可以看作拖延时间的虚与委蛇之举,他的夙愿还是取代明朝,也就是“皇上志在中原”。
怎么取代呢,宁锦尚且攻不下,别说后面的山海关,在五次入关中,皇太极发展出了自己的战略——砍而不伐。
五次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次,也就是己巳之役。这是皇太极一次冒险的尝试,背景是他即位未久且刚在宁锦防线折戟,内有四大贝勒共同执政,对他的质疑之声不少。
这次冒险相当成功,收获特别地大。
战利品只是表面的收获,在政治上皇太极更是获益良多。
对内,他通过己巳之役的胜利立威,处置了阿敏和莽古尔泰,压制了代善,三大贝勒失去了话语权,皇太极从此逐渐大权独揽。
对外,作战的顺利让他意识到相比强攻难啃的宁锦防线,绕道攻明是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八旗强于野战而不善攻城,关内大片土地正好让他们驰骋。
到第二次入关前,皇太极攻克大凌河、驱逐林丹汗,收纳蒙古部众,皇太极已有了更多的想法,“但观我情形,无大无小皆志在取明”,攻明的战略思想成型了。
这时后金虽然取得了突破,要想一口吃掉明朝还是力有未逮,此外朝鲜尚未臣服,漠南蒙古也还有额哲率领的一些残余势力。
所以皇太极坚持自己的战略,一次次绕道入关打击明朝,却不是志在攻城略地,而以歼灭明朝军队有生力量和破坏明朝经济为主。
即使在松锦之战获胜后,乐坏了清朝诸将,大家欢欣鼓舞,纷纷请命直捣北京。皇太极的头脑还是很清醒,他对诸将吐露了自己的战略规划:
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扑...今明国精兵已尽,我兵四围纵略,彼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
皇太极打了个比喻,明朝就是颗大树,难以直接伐倒,要从四面一斧一斧砍下去,总有一天砍到位了,这颗大树自己就倒了。
也就是“砍而不伐”的战略。
砍而不伐的结果
为什么砍而不伐呢?因为明朝国势还在,“虽兵马委挫,城池屡失,而国势屹然未倾”,如果要强伐,清朝还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如等它自己扑倒。
在皇太极初次进关时,他曾试探性占领过迁安、滦州、永平、遵化四城,调阿敏前去防守,结果大军开拔后,很快就被明军收复,这让他看到如果强行攻城略地,后金还无法在关内立足,是徒然消耗自身的实力。
于是,此后数次入关,皇太极不再强求军队攻克城池,而是四处转进,并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即使攻下城池也很快放弃,从不留兵驻守。
看看皇太极时期这五次进关,总的战略都是相同的,就是不断拿斧子砍明朝这颗大树,并且一次比一次砍的深。而具体到每一次,则又包含着不同的短期目的,如第一次的立威,第二次的收纳蒙古部众,第三次的出兵朝鲜前震慑明军,第四次的歼灭及牵制和第五次松锦之后的乘虚而入。
在这样一次比一次重的打击下,明军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消耗,经济基础被严重破坏,这又给了国内的农民军以机会,他们趁机积蓄力量,最终完成对北京的致命一击。清朝则乐得坐山观虎斗,从不曾直接进攻山海关防线,只是一斧又一斧砍向明朝的四围,这颗大树逐渐摇摇欲倒了。
虽然明朝最后亡于李自成,但如果没有皇太极五次入关,对明朝造成极大的破坏又牵制大量明军,李自成连能否东山再起还是个未知数。
果然,皇太极驾崩仅一年,明朝这颗大树终于倒下了。李自成在内政方面又有很大短板,无法得到士绅阶层的支持,在与皇太极的继承者多尔衮较量中处于明显劣势。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倒明朝的大顺朝倒得更快,即使没有吴三桂献关,李自成也难以与多尔衮争锋。
皇太极虽然没能活到清军进入北京,但清朝之后能取天下,很大程度来自于他战略打下的基础。
砍而不伐,皇太极就这样把明朝给折腾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