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阿巴亥。
在古代,女孩子的命运往往不像现在这么自由,命运通常由丈夫和家里人来决定。进入贵族的女子,她们的命运更不可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一规律更是成为历史中一种约定俗成的常识。例如史上有名的时期汉朝,在汉朝时期,为了种种战争利益,就频繁的跟其他民族发起和亲,用美人换更多的利益。
但不是只有汉代才用和亲的方式换取利益,历朝历代君王都会用这种举措来维护国家的稳固。汉人这样的举措,也有很多少数民族效仿。今天就来介绍一位少数民族少女的成长史,她在12 岁的时候,她的一生就被提前安排了,因为和亲而远走他乡,嫁入一位43岁枭雄的家里,相夫教子成为一名母亲,并且诞下3位英雄人物,他们联合起来创立了清朝。
这名12岁的少女叫阿巴亥,是女真人,她出生在富贵家庭,享受着至高无上的奢华待遇,成为女真乌拉部落的一部落首领满泰的女儿。但很不幸,她父亲在她小时候就去世了。她的身份决定了她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这个美丽少女的一生要由她的叔父乌喇部国主布占泰决定。
她嫁的人也不是部落首领,她的命运要让当时部落最强盛的首领来分配。当时有一位实力雄厚的男人出现了,他就是努尔哈赤。在阿巴亥三岁时,女真乌拉部落等九个部落集中火力想要攻打努尔哈赤,但不料女真乌拉部落以失败告终。打仗输了不要紧,最恐怖的是阿巴亥的叔父被努尔哈赤俘虏成为阶下囚,软禁了3年才放回去。
经过3年卧薪尝胆经历的布占泰,明白了努尔哈赤的厉害。正巧在他回部落不久,努尔哈赤又率兵成功攻打哈达部落。在布占泰被努尔哈赤俘虏的三年中,他佩服了努尔哈赤雄厚的实力和过人胆识,他清楚,努尔哈赤并不只想当一个部落首领,他是不可多得胸怀天下的英雄人物。
如果想让乌喇部落继续生存下去最好的方式,不是战争,而是向努尔哈赤示好和靠拢。部落之间联络感情的最好的方式是联姻。因此布占泰就把去世哥哥满泰的女儿阿巴亥作为一枚棋子扔向了努尔哈赤。嫁入了努尔哈赤后,当年阿巴亥才刚年满12岁,但是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已经43岁,房里有7名妻妾。
在世俗的眼光里,阿巴亥只是个年纪尚轻的小女孩,努尔哈赤和阿巴亥的差别实在是非常大。巨大的年龄差距可以让两人的谈话在一个层面上吗,努尔哈赤能喜欢上这个年纪还小的少女吗?这让我们想起了武则天,她在嫁进李家时候,才十四五岁,得到李世民的宠爱, 由此来看爱情还有两人的相处程度与年纪关系不大。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他房内已有7名妻妾,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宫斗大戏了。尤其是努尔哈赤的正妻大福晋和其他妻妾基本都是勾心斗角的高手。而阿巴亥确还是一名12岁的少女。但现实是,因阿巴亥是部落首领之女,自然是与人不同,长得格外动人美丽。
《太祖武皇帝实录》中记载道:"后饶丰姿。"另外,阿巴亥身上拥有比美貌更可怕的武器,那就是智慧,史书记载她颇为机灵。每当看到努尔哈赤不高兴或生气时,总能巧妙化解,很快就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关注和宠爱。但因此,大福晋即皇太子的亲生母亲孟古姐姐叶赫那拉氏备受冷遇。
两年后,努尔哈赤的正妻在29岁因病去世。随后,努尔哈赤把阿巴亥册立为大妃。通过大福晋去世和努尔哈赤随后册立阿巴亥为大妃,足以见识到阿巴亥的美貌和机智过人。
很快阿巴亥不辜负宠爱,为枭雄诞下三个儿子,公元1605年7月15日为努尔哈赤生下第12子阿济格,公元1612年10月25日为努尔哈赤生下第24子多尔衮,公元1614年2月24日为努尔哈赤生下第25子多铎。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人骁勇善战,为清朝的建朝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清朝的开国功臣。
阿巴亥诞下三位儿子后,她的命运并没有因为努尔哈赤的宠爱变得一帆风顺。虽然她深得努尔哈赤喜爱,但是变故因此就来了,主要有两件事:第一是被诬告,一度失宠,甚至休掉。此事发生在公元1620年,这年的3月初,努尔哈赤的小妃子代音察嫉妒阿巴亥受到的宠爱,想用心机打垮她,正巧在阿巴亥的两个侍女吵架中,无意暴露的事情,被路过的代音察听到了,代音察正烦恼找不到阿巴亥的缺点。随即偷偷向让努尔哈赤揭露了这事情。接着代音察说阿巴亥深夜多次给大贝勒送饭,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深夜这个点,就进一步被说成了有私情。之后代音察不断打小报告,导致努尔哈赤心里对阿巴亥的心结难解开,说看在3位儿子年幼不能自理,免了死罪,让阿巴亥好好照顾孩子,不再宠爱她还把她休掉,阿巴亥的命运一下从巅峰跌入谷底。
第二件事是努尔哈赤之死。努尔哈赤下令回沈阳,同时还下令让阿巴亥来见。两人相遇,随后一同往沈阳回,但走到了叆鸡堡,某一天夜里,努尔哈赤去世,活了68岁。
努尔哈赤的死期就是阿巴亥的末日。翌日天亮,阿巴亥被传召皇太极为首的诸王提出的要求,让阿巴亥殉葬。说这是努尔哈赤的遗命。阿巴亥担心三个儿子,请求皇太极宽恕,放过她,但皇太极等寸步不让,阿巴亥无奈,只好自缢,另有说法是弓弦勒死,但史家认为自缢更符合事实。《太祖武皇帝实录》对此有记载:"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