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揭秘朱舜水的生平经历

日期:2023-11-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朱舜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中国,孔孟这些圣贤就是这种人,再到后来,孔孟渐渐地被符号化了,成了一种代表。在日本,有个人也被称为“孔子”,但这个人却不是日本人,而是流落的日本的明朝遗老,

  这个人的坟墓都在日本,日本政府还派人专门看护,而且他的事迹还载于日本的小学教材,对他的尊敬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人名叫朱舜水,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书香世家。朱舜水和明朝的大多数文人非常不同,其另类程度可以说到了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程度。

  首先,明朝的读书人,普遍都是功名利禄而读书,为了通过八股考试,做上公务员,可以说是小时候可以没有童年,老了也要皓首穷经的地步。朱舜水呢,其家族自祖父起就有读书不为做官的传统,常常是朝廷相邀而不出仕,他父亲也只是在一再推脱不掉的情况下出任了一个小官。

  其次,明朝因为八股文为科举取士的标准,造成了一个只重文章格式,轻视内容实质的风气。到了读书人这里,更是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发挥到了极致,其思想如此,其现实就是一味读书,只求当了官之后有人伺候,自己毫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朱舜水就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因为没想过当了官之后靠别人,主要是因为朱舜水命苦,八岁就没有了父亲,家里穷得叮当响,所以穷人的DIY可以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到后来,因为哥哥做了官,家境好了,他的师傅又传给了他实学,这就把动手能力从实践上升到精神了。

  最后,明朝的文人到了亡国之际,当了官的,要么殉国,要么投身于南明。及至南明也灭了,就殉国的殉国,当老百姓的当老百姓,当然,投降的永远在投降。

  朱舜水呢,南明之前被崇祯召见了十二次,每次都是拒绝,到了明朝灭得只剩南明了,他为南明做事也不做官,到了最后,为了表明心迹,才答应做官。及至南明也灭了,他也没有殉国,也不投降,别说当敌人的官,当老百姓他也不愿意。于是,他就只能离开,流落日本,想借机寻找力量继续抗清。

  其实,朱舜水是一个特别不容易的人,他本质上就是一个学者,只想治学,无意功名,但时代从不让他安宁。从崇祯到南明,他拒绝了十三次入仕。但国家危难终究唤起了他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拯救国家的事业中。事败之后,又只有远漂海外。

  朱舜水的苦难并没有因为离开大明的土地就结束,他到了日本,日本却连岸也不让他上,因为时值日本德川幕府闭关锁国时期,日本三四十年都没有留一个中国人,所以朱舜水也没有理由例外。

  但官方不接纳,却有一个人特别欢迎,他叫安东守约,因为以前和朱舜水打过交道,特别的敬佩他,所以他多方奔走,终于打动了地方政府,允许他登岸居住。

  就这样,朱舜水在日本的长崎安顿下来,在这里,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名人都对他执弟子礼。

  朱舜水在家乡本来就主要以教学为生,到了日本,也就是重操旧业而已,只是他在日本教的,不再是求取功名的大明学子,而是日本存心求取学问的大儒。

  他的名气最终传到了日本统治阶层,德川家族也有一个儒学大师,名叫德川光圀(guó)。他也拜了朱舜水为师,并对朱舜水推崇备至

  其实朱舜水的名字也因为德川光圀而来,他本来叫朱之瑜,德川光圀因为太敬重他,不敢直呼其名,便请求他取一个号,以便称呼。朱舜水因为想到了故国的舜水,于是便以此为名,从此他在日本的名字就叫朱舜水。

  朱舜水在日本传道授学,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他通过对明朝亡国教训的分析,改变了许多儒学的传统思想,这些思想总结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哲学方面的注重实践。它把儒学的道与文人品德的形成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二 ,政治方面道德与法律并重,提出法律应该保护道德。

  三 ,经济方面提倡实用,鼓励民营经济与技术革新。

  四,教育方面,提倡普及教育,并提倡教育要服务于实际生活。

  五,史学方面,这方面对日本的影响是最大的,他对于史学方面的理论不仅让当时日本混乱的历史观念与思想有了统一,而且还在他的指导下写成了《大日本史》。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

  朱舜水的理论在日本广为传播,尤其他的弟子众多,慢慢在日本形成了一个派别,就是著名的水户历史学派。在日本可谓独树一帜

  后人评价,儒学在日本的立足,其实起于朱舜水,王阳明虽然其学术思想的传入在朱舜水之前,但由于只是一些理论,所以虽然有一些影响,但没有达到朱舜水的程度。

  毕竟,朱舜水流亡日本二十余年,期间以教学授课为主,不仅言传而且身教。尤其他的实学思想,不仅让上层的知识分子受益匪浅,也让中下层人们也体会其意义。据记载,朱舜水曾经在油漆店中教大家刷漆,引起了观众的不停喝彩。不仅如此,朱舜水还把他实学中所有会的技艺都传给了日本人民,包括农业生产等。

  朱舜水的实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之后日本的历史进程,诸如上田信等一些日本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朱舜水带来的影响,后世日本很难孕育出维新变法运动,换句话说,没有朱舜水就没有日本的维新变法,也就没有了近代日本的强大。

  其实,朱舜水流亡日本期间,一直都希望能有机会恢复大明,所以他省吃俭用,到他过世,已经存了三千多两黄金。可惜,他最后的同盟郑成功虽然夺取tai wang,有了一个反清基地,却早早去世,所以他的钱也一直没有用上。

  朱舜水去世几年后,tai wang也最终被攻破,明朝的最后一丝烟云也散尽了。而朱舜水的一腔报国热血,也终付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