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将领长孙晟生平简介 长孙晟对隋朝有哪些贡献

日期:2023-11-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长孙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小名鹅王,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军事家、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唐朝文德皇后和太尉长孙无忌之父。

  生性聪慧,涉猎文史。擅长骑射,一箭双雕。初仕北周,历任司卫上士、奉车都尉。隋朝建立后,历任仪同三司、左勋卫骠骑将军、左领军将军、右骁卫将军等职。深受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重用,多次奉命出使突厥,在同突厥交往的二十余年中,采用出众谋略,分化瓦解突厥,为保持隋朝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业五年(609年),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扬州大都督。唐太宗即位后,重赠上柱国、司空、齐郡王,谥号为献。《全隋文》辑录有其文。

  生平事迹

  长孙晟的曾祖父长孙稚,在宇文泰奉西魏元氏傀儡皇帝入关的时候把守武关,当时他投入宇文泰,打开关门放他们入关,又挡住了高欢的追兵,有救驾之功,所以被封为异姓王。传到长孙晟的父亲长孙兕时,则是当过州刺史,仪同,最后死时是个县候爵。长孙晟本人是四儿子,父亲的爵位与他没有关系,但他从小苦练武艺,练得一手神箭绝技,年纪稍长的时候,就进入北周的皇宫当了一名司卫上士。

  别人都不知道他的本事,但当时还没发迹的皇上却一眼发现了他的才能,在所有的年轻侍卫中唯独对他青眼有加。北周末年的时候,北周皇帝与突厥结亲,诏命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嫁给沙钵略可汗,当时为了宣扬北周军威,派去护送公主的护卫全都是武艺高强,射术高超的禁卫精英,而在这些人里,长孙晟是最优秀的一个,他的射术连沙钵略可汗都称赞不已,甚至还要突厥的贵族子弟向他学习射术。

  长孙晟可不止武艺高强,更是心机深沉,因为沙钵略可汗的赏识,他每年都作为两国间来往使节的护卫,一路之上对突厥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都熟记下心,回国后就找工匠制成沙盘,连突厥各个主要大部落一年四季的草场和营地都摸得一清二楚

  而且长孙晟还摸清了突厥内部分裂,大小可汗林立,尤其是沙钵略可汗与阿波可汗不睦之事。至于那个西突厥的达头可汗,也只是名义上奉沙钵略为宗主,实际上并不遵他号令。

  所以长孙晟回来后献计,在每年东西突厥来使朝会的时候,故意把西突厥达头可汗使者的位置放在沙钵略可汗的使者之上,岁币的赏赐也是给西突厥更多。果然,沙钵略可汗就在心中对达头可汗有了猜忌。

  开皇三年的隋朝和突厥大战,当时还是奉车都尉的长孙晟随柱国窦荣定的大军出征,当时正好碰上阿波可汗和达头可汗,于是长孙晟潜入敌营,跟这两人晓以利害,甚至主动表示可以放弃一些边境州郡让其洗劫,结果吃饱了的达头直接退兵,而阿波贪心不足,还想再抢,却被窦荣定大军击败,于是也退回大漠。

  长孙晟又偷偷地找到了亲近大隋,一向对沙钵略可汗出兵有所不满的沙钵略可汗之侄染干,让他去沙钵略的军中散布消息,说是突厥北部的铁勒部落反叛,袭击了沙钵略的本部。当时沙钵略可汗虽然大败,但主力还在,仍不死心,本来准备换个方向入侵并州一带,但听到这消息,又发现阿波和达头都退了,自己已成孤军,才火速撤军。

  沙钵略可汗在此战中损失最大,几乎一无所得,他把战败的原因都归结于阿波和达头的背叛,回头一气之下攻破了阿波可汗的部落,把阿波可汗的那个奴隶母亲都杀了,阿波兵败后投奔了达头可汗,达头大怒,借了阿波十几万军队,让他反攻沙钵略可汗,自此突厥内部连年征战,一年年地衰落了下去。

  沙钵略可汗不仅战场上打不过阿波和达头,隋军也几次出击,袭击他的仆从部落。在草原上,一个不能带着部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可汗,只会被越来越多的部众抛弃,有一次,他甚至被阿波打得躲到草丛里装死才逃得一命

  。这就是草原上最真实的生存法则。所以沙钵略最后无奈,只得向隋朝请降,谢罪,而长孙晟这时候又提出阿波为人悍勇,如果让他坐大,可以更不好控制,于是我朝出兵帮助沙钵略打退了阿波可汗,稳定住了局势,而沙钵略也只能心有不甘地向隋朝称臣,他的可敦千金公主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改名为大义公主,赐姓杨。后来隋朝大军征南一统天下时候,突厥再也无力再象上次那样,趁虚而入,就是因为长孙晟。

  长孙晟不费一刀一枪,只凭一张嘴就能把强大的突厥分化瓦解到这种地步,实在是稀世的人材。即使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开隋九老等将军,也比不上他啊。他为国家立下如此大功,却名声小很多,在当时的隋朝似乎没有太大名气。

  最主要的是,他从事的事情见不得光,都是些私下的黑暗交易和间谍行动,不象这堂堂战阵之上可以根据杀敌数赏官拜爵,或者是任一方父母官时可以凭政绩进行考核升迁。所以即使长孙晟立下如此大功,但对外仍然不能大加宣传,毕竟突厥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