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死的时候为何敌国的百姓却为他痛哭呢

日期:2023-11-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提到皇家,那便有一句话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话——最是无情帝王家。可正是在最冰冷的地方,却诞生了一个最温柔的人。他的温柔,不仅打动了身边人,也折服了"对岸"的人。而这位与众不同的皇家子弟,便是宋仁宗赵祯。

  赵祯,初名受益,宋真宗第六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他的生母本是李宸妃,但因为真宗宠爱的刘娥无子,便被宣称是刘氏之子。赵祯本有五个哥哥,但四个皆早夭。唯一一个熬过头几年的二哥赵祐,在还没当上太子的时候便也夭折,于是他这个第六子硬是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了北宋的储君。

  天禧二年(1018)九月,年仅八岁的赵祯受封成为皇太子,也将名字从"受益"改成了"祯"。四年后,真宗驾崩,赵祯便幼年即位。于此时的他而言,操持政事自然是能力之外的事,因而太后刘娥便垂帘听政,替赵祯扛了十一年的担子。

  明道二年(1033),刘娥去世,赵祯开始亲政。虽然这是他多年来首次亲自操持政务,但真宗让赵祯从小就旁听辅臣参决诸司事,所以赵祯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为了改变自宋初不断积累的三冗问题,赵祯任用范仲淹等改革派开始了庆历新政。范仲淹和富弼等人提出的"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改革措施 ,都在赵祯的支持下渐渐落地。

  虽然庆历新政最终还是在反对派的阻挠之下被终止,但赵祯在此期间颁布的诸如减徭役、减役人、轻赋税的政策,还是给当时的百姓们带去了不少优惠。

  在对待边患问题上,赵祯选择了损小利保大局。宝元元年(1038)西夏建国,此后西夏大举进犯北宋。

  接连几年中,宋军杀敌一千也几乎自损八百,双方不仅折损了大量兵将,也使得边疆社会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因而庆历四年(1044),北宋与西夏签订条约,赵祯用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的代价,换来了西夏向北宋称臣,两国互开边境方便贸易。而与辽国,赵祯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以物资换和平。

  皇佑元年(1049),广西广源州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因为与交趾兵戎相见且不敌而退到北宋地界,并开始肆无忌惮地攻占北宋城池。而面对此无妄之灾,赵祯又毫不手软地派出大将狄青征讨。

  透过赵祯处理一南一北战乱的态度可见,他有的并非妇人之仁,也并非绥靖妥协,而是坚守自己身为北宋君主的立场,尽力确保人们生活的稳定。

  而赵祯历来最让人称道的,则是他的用人态度。北宋名臣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包拯等人,皆深得赵祯重用。据说当时包拯因为刚直的性格,直言进谏而经常不给赵祯留面子。有时一激动,包拯甚至会把唾沫星子喷到赵祯脸上。可赵祯对此并未表现出在意,自己擦擦便又继续听包拯的意见。

  而除了待人宽和,虚心纳谏,赵祯还以身作则地带头过节俭的日子。而在明道二年(1033)至嘉佑三年(1058),他又曾九次在多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免税或降低赋税。

  在赵祯的温和统治之下,北宋的边疆安定了几十年。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较低的赋税,又使得北宋的经济和文化在此阶段更上一了层楼。也正是因为当时形成了"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的局面,赵祯的统治才被称作"嘉祐之治"。

  其实客观而言,赵祯并非是有开天辟地大作为的君主。他既没有让北宋拥有如盛唐一般的繁荣,也没有如自己的先祖一般开疆辟土

  他是温和的守业者,不断尝试保住大宋的山川和人们的家园。他没有纵横沙场的雄心,而是喜文墨,重医疗。《武经总要》的出现,针灸和中医的传承,都离不开赵祯的支持。当赵祯死后,辽道宗的那句"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便正是时人于他的心声。人们送上一个"仁"给赵祯做庙号,也正贴切。

  从十二岁即位,到五十四岁逝世,赵祯走进人们心中靠的不是他在位时间位居北宋皇帝之首,而是他离人们最近。他以物换和平,为北宋、西夏和辽的百姓带去了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安稳。他以仁慈之心提拔和重用清官好官,为百姓们在权贵之间找出了一条生路。

  宋仁宗去世的时候,"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使者把他去世的消息传到契丹,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一把抓住使者的手痛哭,连辽国的老百姓君都特意在修建庙宇供奉宋仁宗的御像。

  连敌国的老百姓都如此不舍,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失去了最理解自己所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