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䶮:南汉开国皇帝,揭秘其传奇经历

日期:2023-11-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公元907年,朱温逼迫唐昭宣帝退位,自己称帝建立后梁,辉煌的大唐王朝正式谢幕,我国从此进入了大混乱的五代十国,到赵匡胤建立宋朝(960年)为止,在这短短的53年的时间里,多个割据政权展开了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表演。

  在这各个割据政权中,南汉的开国皇帝刘岩在称帝后,与唐代的女皇武则天为自己新造那个“曌”[zhào]字一样,也为自己新造了一个字“䶮”[yǎn],并把自己改名为——刘䶮。

  刘䶮(889年―942年),初名刘岩,又名刘陟,祖籍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后迁至岭南,后梁南海王、清海(今广州)节度使刘隐之弟。

  911年,刘隐病逝,刘䶮继任其官位与军职,成为岭南地区的实际控制人物,随后,刘䶮又逐步荡平了岭南割据的诸寨。

  915年,后梁末帝朱友贞宠信赵岩、外戚张汉鼎、张汉杰等人,这几人仗势弄权,卖官枉法,排挤旧臣,导致前线将士离心,后梁的军队与后唐的李存勖交战屡遭大败。

  据此情形,刘䶮对他的臣僚说道:“如今中原大乱,谁为天子?我们又何必长途跋涉,历经艰辛去侍奉那个伪朝廷呢?”

  于是,刘䶮从此便和后梁断绝了君臣关系,并于917年正式称帝,国号“大越”,定都广州。918年11月,刘䶮又将大越国号改为汉,史称“南汉”。

  刘䶮在位初期,尚能保境安民,他重用那些从中原南迁避难的士人,并且接受兵部侍郎杨洞潜的建议,一改唐末以来以武人为刺史的弊端,主要任用士人为诸州刺史,“稗宣政教”,使“民受其福”,这一做法,使南汉地方吏治比较澄清。

  同时,刘䶮还建立了学校,恢复了科举制度,每年也能录取进士十几人,对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他在执政后期,贪图享受,穷极奢侈,大造宫室,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变态的爱好,那就是喜欢观看酷刑,他以杀人为乐,设置了诸多残忍的严刑,可谓是惨无人道

  南汉乾亨八年(924年),刘䶮建造南宫,王定保献上《南宫七奇赋》为其称颂。同年,改名为刘陟。

  南汉乾亨九年(925年),据说有一条白龙出现在南宫三清殿上空,于是,刘䶮改年号为“白龙”,以印证白龙出现的祥瑞。

  并且,刘䶮还采用《周易》“飞龙在天之义,创造出一个“䶮”字,音发“俨”[yǎn],这一字不仅是指飞龙在天,也有舍我其谁唯我独尊的意思,看字面意思,也是一个十分霸气的字,他最终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䶮”。

  南汉大有十五年(942年),刘䶮去世,时年54岁,共在位25年,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祖,葬于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