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楚国的实力堪比秦国 楚国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日期:2023-11-0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朝秦暮楚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朝秦暮楚”这个四字成语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由此可见,楚国实力足以比肩秦国。

  楚国雄踞长江、汉水流域,拥有发展农业的最好条件,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并且炼铸造业发达。楚庄王时期国势大到饮马黄河,那是越出长江流域挺进到北方。春秋五霸有两霸是吴和越,后来越灭吴,楚又灭越,势力就扩展到“百越”之地,那是多么辽阔的疆域!

  楚国的农业、纺织业、炼铸造业,陶器、竹器、漆器等手工业,乃至商业经济均发达,何以会被在西北蛮荒之地发展起来的秦国所灭?为什么楚国不能统一中国?

  楚国的先人可追溯到熊,西周前期周成王封楚子熊绎居丹阳,丹阳在三课陵峡深处,为最早的楚国都。所谓“上控巴蜀,下应荆襄,当水陆之要冲”,这是说楚国位置险要,但这样的地方若不向外发展,楚就会被封闭在峡谷。

  楚国先人胼手胝足拓土开疆,战国时兼并了上游的夔国,向下游发展使楚国都城出现在荆州,整个三峡地区就通称“楚”。当楚国发展到江汉平原就地处华夏中心,这使楚国最有条件汲取东西南北之长,但也容易四面受敌。楚先人汇集四邻之长,警惕危险,把国家发展到最雄强。但后人在繁荣中滋生出优越感,滋长了自高自大的心理。这种自高自大不把四邻放在眼里并不只是统治者的缺点。

  楚国最大的悲哀是吴起变法,它早于商鞅在秦变法的前二十五年,变法的措施就是商鞅后来在秦施行的“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可惜变法仅一年,悼王死,吴起被贵族射杀,变法夭折。

  悼王去世半个世纪后,怀王即位,此时有屈原。屈原有什么革新主张吗?他作为诗人的形象太饱满了,以至后人常忽略了他的政治主张。从《离骚》可以窥见屈原的改革政见,他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

  屈原不仅是诗人,他还是楚国的“左徒”,是掌国家内政外交大权的高级官员。不过,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并且流放了他。

  前299年,秦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他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是忠言逆耳,昏庸的怀王根本不听,前去赴会,结果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最终客死异国他乡。

  楚怀王死后,继位的顷襄王更加昏聩无能,朝堂之上全身趋炎附势的奸臣。顷襄王厌倦屈原,再次将他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高声大呼,“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话道出了楚国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当屈原这样的人才在楚国得不到重用,楚国只剩下奸佞小人,还有什么希望统一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