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兵服上有兵和勇两个字 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多大

日期:2023-11-0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官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兵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指的就是士卒或士兵,是正规的服役人员,再看看满清的士兵编制。

  满清在没有入关之前的军队主力主要是由八旗兵组成的,八旗绝大多数都是满人,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八旗的编制名称一直就没有变过,可是统治者想要统治莫大的中原光凭八旗兵明显不够,便征汉兵入伍补充,组成的军队以绿旗为标志,所以又被称为绿营。

  虽然八旗兵与汉人组成的军队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其驻防在各地都有规定,不得私自调动,其中八旗兵大部分驻守的京城,少部分驻防的全国各个要地。

  而绿营兵分散在全国各地,驻守皇城并没有他们的份,我们在影视剧作品中见到的大部分士兵都是绿营兵,不过不管是八旗兵还是绿营兵,服装上面写的都是“兵”字。

  而服装上绣勇的士兵则明显不同,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是天差地别,甚至“勇”兵并不能以“官兵”来称呼,经常说的是“乡勇”和“募勇”。

  “乡勇”始建于1787年,清将福康安首设,他统领的官兵在战事中屡战屡败,遭受极大挫折,便采取“以土著破土著”的方法,就地取材征召本地人来打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是征召本地人来打仗,并不是征召入伍,由于本地人熟悉当地的地形地势,所以很容易就取胜。

  雍正乾隆之后,每每正规军不够用的时候便会临时招募军队用来补充八旗兵和绿营兵的不足,可这些征来的士兵根本就和“临时工”无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编制。

  而且等战争打完之后,这些征集来的乡勇必须要解甲归田,即使你在战争中立了战功,也不会留下久用,所以跟正规军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待遇根本就没法比。

  不过清朝末期这种情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于长期的养尊处优,八旗兵内部腐朽严重,绿营也好不到哪去,因此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清朝廷不得不依靠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淮军,有意思的是这两只军队其实质上就是之前清朝廷看不起的“勇”,也是从这个时候“勇”开始取代“兵”作为军队的主力。

  其实理解了“勇”和“兵”的意思之后,我们回头再看清朝时期的影视剧便会发现许多不同,比如说“勇”在打仗的时候才会被征用,因此清朝的太平时期一般不会出现服装上带“勇”字的士兵,由此来判断是否符合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