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杨贵妃,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荔枝是一种极具历史韵味的水果,可以说从唐朝开始就是很多,达官贵人家中的必备水果之一。荔枝味道清香、入口甘甜、回味无穷,虽然这种水果盛产于南方地区。但现在又越来越多的北方人,希望能做一个“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岭南人。
当甘甜爽口的荔枝遇到倾国倾城的美人,可能不会产生化学作用但却可以发生很多故事。提起美女很多人都会想到“四大美人”,她们的美可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其中“羞花”就是的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的就是这位大美人。
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极为著名的《长恨歌》。其中就又“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的诗句。自从她入宫之后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相传杨贵妃特别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为了博美人一笑,曾开辟了一条专门运送“荔枝”的御道。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尽人皆知,而且往往会成为唐朝诗人笔下的经典诗句。有人为这段爱情歌功颂德,也有人把它当做唐玄宗祸国殃民的罪证。笔者认为无论哪种观点,其实都有相关的佐证和事实。爱情来了就像山雨欲来风满楼,当爱情走了也只能“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杨玉环短短的三十年人生中,可谓既有凄苦也有无上宠爱。因其父曾担任过蜀州司户,所以杨玉环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蜀州度过的。但后来因其父早亡十岁的杨玉环,有辗转来到洛阳投奔其三叔杨玄璬,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童年开始一直到少女时期,杨玉环都是在南方地区生活。
所以这也是她特别钟爱南方水果的主要原因,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蜀州的荔枝和一草一木,都曾让杨玉环魂牵梦绕。
但是笔者认为她钟爱荔枝,或许除了喜欢它的清香淡雅之外,最重要的是荔枝也寄予了杨玉环浓浓的思乡之情。
公元745对于正处于花季的杨玉环来说,可谓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历史时刻。因为她作为曾经的寿王妃,却被自己的公公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这也是后世很多人曾多次,对“李杨”二人诟病的主要原因。不管世间的流言蜚语有多么汹涌,这对“翁媳”终于走到了一起。
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可以说唐玄宗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即使是用“三千宠爱在一身”都无法表达。当得知杨贵妃喜欢吃新鲜的荔枝之时,唐玄宗这位“宠妻狂魔”动用皇权,特意为她开辟了一条专属通道。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妃子笑”中的无奈与慨叹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曾创作过三首组诗,其中《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就曾描写过杨贵妃喜欢吃荔枝的情景。只不过他写的并非是吃荔枝,而是为了能让她吃到新鲜的荔枝,不惜大费周折浪费财力与民力的事实。
虽然后人看到这首诗歌之后,都曾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感动,也都曾想过拥有这样的爱情。但是在这种爱情的背后却付出了劳民伤财的代价。当杜牧路过一片萧条的华清宫之时,突然想到了“李杨”二人曾经的过往,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经典诗作。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杜牧在长安回望骊山,峰峦叠嶂、层林尽染好一派华美之向。但是这一切都都成为过往,人们现在却只记得飞驰而过的骏马,以及杨贵妃吃到荔枝时的嫣然一笑。
这首诗歌中的“妃子笑”虽然极尽讽刺之意,但是后世却取其嫣然一笑之意,将蜀地的荔枝命名为“妃子笑”。既是在彰显荔枝的品质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记住,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位爱吃荔枝的杨贵妃。
(2)运送荔枝的方式“一骑红尘”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曾有“一骑红尘”四个字。其实就已经点明了运送荔枝的方式。唐成都城长安就是现代社会中陕西省的省会西安。笔者试想杨玉环生于蜀地长于洛阳,而当时盛产荔枝的地方基本上集中于,四川、广东、广西、福建四省。
据史料记载杨贵妃深居长安皇宫之时,几乎随时想吃荔枝就可以马上吃到。并且她所食用的荔枝,也基本上来源于蜀、粤、桂、闽四个地区。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地方,其实距离长安都有很长一段路程。而且运送过程中也涉及到保险问题。
尤其是在古代社会交通特别不发达,从这一点来看杨贵妃吃荔枝的喜好,真的是一点都不容易实现。但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宠妃吃到新鲜荔枝。曾经缔造过“开元盛世”,如今只顾着宠爱美女的唐玄宗,可谓不惜劳民伤财也要为杨贵妃解馋。
1)开辟“荔枝御道”
为此唐玄宗曾亲命蜀、粤、桂、闽四省官员,为了杨贵妃能够吃上新鲜荔枝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这种做法,怎么可能是一个明君的所作所为呢?但是唐玄宗一声令下,在各省官员齐心协力运作之下,一条从四省分别通往长安的荔枝御道开辟完成。
蜀、粤、桂、闽四省中只有蜀地离长安最近,广西距离当时长安大约有1600多公里。而广西、广东、福建三省与长安的距离基本雷同。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从,粤、桂、闽三省向长安运送荔枝,单靠骑马至少需要10-15天时间。
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想要发挥出无限的潜能,就只能夜以继日的策马奔腾。但是就算是宝马良驹,单日的行程也只不过才能跑200公里左右。但是为了能够及时将荔枝送入宫中,并保证杨贵妃吃荔枝的时候依然十分新鲜,不知道累垮了多少官员累死了多少匹良驹。
笔者认为只有皇帝的女人才能如此豪气,但是这种做法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唯一的区别就是为了博美人一笑,能让倾国倾城的美人发笑的方法不同而已。但实质上却都是劳民伤财的“罪恶”之源。就算是杨贵妃喜欢吃蜀地的荔枝,其结果与其他三地也都大同小异。
2)古代荔枝保鲜方法
荔枝从采摘到入口的最最佳时间基本上是1-3天。所以就算运送荔枝的官员,在驿站轮番换人换马也需要10-15天才能到达长安。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荔枝不新鲜了,不仅杨贵妃不能食用,而且负责运送荔枝的官员也会受到处罚。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出现,并且保证荔枝的新鲜度和口感,就只能绞尽脑汁想出一些可以保鲜的方法。据史料记载当时比较管用的方法就是,将荔枝放入密封瓷壶或新竹筒之中。这两种容器的密封效果相对来说还不错。即使“一骑红尘”迟到了也不会影响荔枝口感。
3)“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悲哀
实际上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最后一句看似写出了慨叹与无奈,实则却是一句带有一语双关的反问句。
“无人知是荔枝来”并不是没有人知道,而是反问你们知道杨贵妃爱吃的荔枝从哪里来的吗?通过反问表达出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悲哀与凄凉。
笔者认为通过杨贵妃爱吃荔枝这一件事,就可以形象的表现出唐玄宗,晚年之时娇淫奢侈与昏庸无能。如此劳民伤财、兴师动众只是为了,让宠妃能够吃上新鲜的荔枝。这种荒唐的做法竟然能出现在盛唐时期,或许这也是唐朝由盛及衰的关键所在。
一颗“荔枝”的倾国之恨
朝代更迭既是以旧替新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正所谓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就可以长治久安,但不顾一切逆流而上结果只能是覆亡。笔者猜想或许杨贵妃在“华清池水洗凝脂”之时,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场危机正在悄然而至。
公元755年一场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牵头,多个藩镇势力参与的反唐内战打响了。并且以势如破竹之势大败唐军,并且直逼唐朝都城长安。在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之际,大势已去的帝王唐玄宗只能带着杨贵妃仓皇逃入蜀地。
笔者认为或许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贵妃杨玉环,就是在属地出生并度过凄苦童年。从她十岁离开蜀地奔赴洛阳之时,恐怕从来都没有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回到故乡。那些让她魂牵梦绕的荔枝树,一颗颗鲜嫩欲滴的“妃子笑”。
在此情此景之下恐怕都已经黯然失色,就算她再次品尝家乡的荔枝,恐怕也吃不出甘甜清香的味道了。或许此时杨玉环再次咀嚼荔枝之时,仿佛就像嚼蜡一般苦涩与无奈吧。曾经的“三千宠爱在一身”与“从此君王不早朝”,都已经化为乌有荡入尘埃。
当随行的大唐将士们开始逼宫之时,这个曾经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最终还是选择了他的江山。而曾经的海誓山盟与柔情蜜意仿佛都在不停讪笑,那个曾经爱吃荔枝的贵妃,最终变成了“马嵬坡下泥土中”,从此“不见玉颜空死处”。
曾经为了让她吃到新鲜荔枝不惜劳民伤财的“三郎”,虽然希望能够在梦中见到他的贵妃。可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一别音容两渺茫”。这位多情的帝王孤独的坐在“七月七日长生殿”,依然痴痴的想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结 语
唐玄宗晚年独宠杨贵妃一人为了完成她吃荔枝的心愿。不惜大费周折派遣宫人往返于千里之外,目的就是为了博美人一笑。通过这一点虽然可以证明他对杨贵妃的宠爱,但是也足以彰显出唐玄宗的昏庸无道。这种不顾江山社稷、百姓疾苦的做法,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笔者认为吃荔枝确实是一件不足为奇的小事。然而作为封建统治者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置江山社稷于危难之中,这绝对不是一位明君的做法。虽然唐玄宗曾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曾经的辉煌并不能替代唐朝由盛转衰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