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朱由检为何没有迁都南京,而是选择上吊自杀

日期:2023-11-1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率军攻破潼关,杀死孙传庭,占领陕西以及西北地区。第二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随后亲率大军北伐,向北京进军。此时,明朝在北方的统治已经风雨飘摇,可是崇祯帝却并没有迁都南京。最终,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那么,崇祯帝为何没有迁都呢?

  后世称赞崇祯帝“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其实他一直有迁都的想法。“上以边寇交织,与周延儒议南迁,命无泄”。也就是说,早在周延儒任内阁首辅的时候,崇祯帝就曾有迁都的想法,还告诉了周延儒。不过这件事遭到了天启张皇后的反对,因此不了了之。此外,崇祯帝的妻子周皇后也婉言进谏,“吾南中尚有一家居”。

  就在李自成在西安称帝的那天,崇祯帝召见了太子左中允李明睿。当时,李明睿明确建议迁都南京,“只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崇祯帝深以为然,“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李明睿劝崇祯帝乾纲独断,“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尽快做出决定,尽快迁都南京。然而,迁都的计划最终没有实现,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其一,朝臣激烈反对。崇祯帝在廷议时,让群臣讨论李明睿的迁都计划,结果遭到了群臣的激烈反对。这与明朝的历史有关,当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景泰帝即位,面对瓦剌骑兵,徐有贞这些人曾建议迁都,结果遭到人们的唾弃。文官们注重名节,有徐有贞的前车之鉴,自然无人敢赞同迁都的建议,可是当时朝中有于谦这样的人物吗?

  其二,南迁困难重重。从北京到南京千里迢迢,当时交通条件落后,只能乘船或者乘坐车马前往,道路险远。另外,迁都非常复杂,涉及的问题非常多,比如南迁的路线、沿途护军以及北京留守等问题都非常棘手。当时明朝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如果饷银不到位,一旦半路上发生兵变,后果则不堪设想

  当时,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北上,而且兵分数路,向齐鲁一带进军,因此迁都的时机非常重要。“上骤行于贼未至时,则人心骇惧,都城势若瓦解,后世必谓轻弃其国;上若迁于贼之将至时,则长途荆棘,未免为贼所伺,而有狼狈之忧。” 迁都走得早,恐怕北方人心瓦解;走得晚,道路艰险,难免不会被农民军截杀。

  其三,崇祯帝个人问题。崇祯帝为人刚愎自用,而且非常爱面子,缺乏担当,“上意并非不欲南,自惭播越,恐遗恨于万世,将俟举国请而后许”。也就是说,崇祯帝希望迁都的一件得到群臣的同意,让百官们推动这一计划,这样就能保住他自己的名声了。然而,崇祯帝的愿望落空了,群臣们各怀鬼胎,最后才搞出了一个皇帝留守北京,皇太子、诸王南迁的计划。

  崇祯帝怒不可遏,当时说了一句,“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就这样,南迁的计划至此流产。大顺军包围北京后,惊慌失措的崇祯帝一度想率领几个亲信太监冲出城去,但没有成功。崇祯帝至此彻底心死,也许他也曾后悔,但为时晚矣,最后只能在自缢身亡,以悲壮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束自己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