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功臣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人造反

日期:2023-11-1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杀功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朱元璋幼童时代父母双亡,沿街乞讨,为了活下去后又出家为僧,再到参加义军,从一个无名小卒,历经无数生死恶战,收纳、结交无数猛将谋士,到问鼎天下,黄袍加身,可谓千古传奇!

  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一共有几百位功臣得到了封赏。

  在明朝刚刚成立的那几年,朱元璋和这些功勋大臣们其乐融融,相处的非常愉快。只不过,这些表面上的融洽并没有持续太多时间。

  从廖永忠开始,在之后的十数年中,朱元璋诛杀的朝廷功臣多达百人。这其中许多人都是名留青史的著名人物,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李善长、蓝玉、傅友德、冯胜等人。

  被朱元璋处死的这些功臣中,还有不少和朱元璋是儿女亲家,可是朱元璋杀起来却一点也不手软。而且,朱元璋杀掉这些大臣还不算,有许多大臣还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大将军蓝玉、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这些人更是被灭了族。在明初的几次血案中,朱元璋恐怕最少处死了数万人。

  奇怪的是,这些被朱元璋诛杀的大臣们,个个都是本领滔天的人物,但是为何却没有人起来造反呢?

  而且,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刚刚平定天下,为何就敢肆无忌惮向这些开国功臣们举起屠刀?难道他不怕这些大臣造反吗?

  事实上,朱元璋之所以敢诛杀这些功臣,是因为朱元璋明白一个道理:百姓为重,功臣为轻。

  具体说来,有以下五点使得朱元璋有恃无恐

  1、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朱元璋,不仅得了天下,更重要的是还得民心。他在位三十余年间,轻徭薄赋,重视民生,兴修水利,解放奴婢,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自己更是勤政节俭,痛恨贪污腐败,并严惩贪官恶吏和不法勋贵。

  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实事,深受老百姓爱戴,经过朱元璋的努力,社会,文化,民生,生产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当时老百姓刚历经战乱,人心思定,人人当时希望社会稳定是大势所趋,而造反无异于逆时代,背民心;

  2、朱元璋本事太强

  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权谋上都堪称高手奇才;而且在将领大臣心中威望太高,这也就震慑他们不敢谋反;性格上,朱元璋胆大心细,为人心狠手辣,几乎是有仇必报,对于敢侵犯自己的人诛杀绝不留情,仅胡蓝两案,受牵连遭残酷屠杀者掉近五万人,如此血腥恐怖之手段,震慑力之强,也只有这位古代“第一屠夫”所能具备了;

  3、朱元璋在明初把自己儿子大肆分封各地藩王,对稳固的中央权力起了很大作用。

  在每个藩王驻地,都会派有驻军,一方面保护藩王宗室的安全。另一方面防止地方上有变,藩王好及时组织军队予以应付。除此外藩王并不享有其他军政、民政、和财政权,这些由地方布政使负责,由六部统管。实际上各地镇守的最高长官还是自己的儿子,儿子是不太可能造老爹的反的。

  此时各个藩王实力虽然并不是很强,对中央构不成任何威胁,但是要对付一些功臣还是能绰绰有余,起到很大作用的 ;

  4、 朱元璋的帝王权衡术很好。

  每个朝代都少不了派系林立,而朱元璋手下将领大臣派系林立也不少,但是朱元璋却能很好的从中周旋平衡,不会让任何一个派系做大,来打破平衡,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且,朱元璋是军旅行伍出身擅长统治将领,能把这些人收拾的服服帖帖,不敢生出与之对抗的心思,就连一代猛人常遇春,在朱元璋手下都是乖乖的,其他人就更不敢说什么了。所以,在朝中就形成了不管是那个派系的势力都远远对他朱元璋够不成一丝威胁,就更谈不上造反了;

  5、朱元璋强力改革加强集中中央权力,将权力之杖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中央和地方改革上,他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直接向中央负责。

  不设丞相一职,充分提高六部职权,分掌天下事务,有事直接向皇帝汇报。同时军事上将掌管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改为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分领所属都司卫所部队,但无权调兵。

  朱元璋为了加强对天下及各大臣将领监视,特别设立了锦衣卫特务机构,而锦衣卫机构直接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拥有监狱和法庭,是为“诏狱”直属于皇帝,权力非常之大。

  在这几点下,功臣如果造反,不管是支持率,还成功率都低到极点,而且还是诛九族的大罪,权衡利弊,功臣最后只有不敢造反,选择乖乖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