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绰萧绰是什么身份?下嫁大臣擒杀杨家将

日期:2023-11-1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萧绰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萧绰,小字燕燕,是辽国中期女政治家、军事统帅。景宗皇后,圣宗生母。她足智多谋文武全才,在辽摄政四十余年中,对辽的安定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是辽国诸多萧太后中最杰出的一位。

  萧绰是大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三女儿,自幼聪慧、美丽,而且成熟得很早。十六岁被辽景宗耶律贤选为贵妃,公元969年被册封为皇后。

  由于景宗体弱多病,时常无法上朝,她便代夫临朝,处理国事,国家大事多由她裁决,那时的她还不到十八岁。

  在萧绰的努力下,辽国的事务被处理得井井有序,耶律贤对皇后萧绰的才干也已经非常了解,他将妻子的地位升到与自己等同的程度,他对大臣说:在书写皇后的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这可作为一条法令,这说明他给了萧绰可代行皇帝职权的权力。

  公元672年,十九岁的萧绰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为耶律贤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辽景宗后继有人,对萧绰更是宠爱无比,景宗对萧绰几乎可以算是专宠,在他们十四年的夫妻生活里,萧绰不但几乎全权掌握了景宗朝的军政大事,而且还一共为景宗生下了四子三女共计七个孩子

  公元982年,辽景宗驾崩,萧绰的儿子耶律隆绪即位,即辽圣宗,萧绰被尊为摄政皇太后,当时萧绰三十岁,圣宗才十二岁。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等人的辅佐下,太后和圣宗的地位才巩固下来。

  第二年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绰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萧绰知人善任,重用汉官,拜汉人韩德让为大丞相,位于诸亲王之上,以“智略宏远”的耶律休哥和“有经国才”的耶律斜轸主军,多创战绩,故被誉为“明达治道”,“善驭左右”。

  在军事上她屡对宋用兵,以契丹诸京为基地,东降女真,西攻党项、回鹘,北攻铁骊,南攻宋,扩展了辽国的统治地区。

  公元986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期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其中西路军中有宋朝名将杨业。

  萧绰命耶律休哥守幽州,耶律斜轸抵御中路及西路宋军,她自己亲率辽圣宗驻扎驼罗口居中策应。这一仗宋军大败,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自幽云大捷后,萧绰更进一步经略军事,在实力雄厚之后,她开始主动地向宋朝挑战,甚至多次亲自披挂上阵,跃马疆场。

  在所有的战事中,她几乎都能取得胜利,成为威名远扬的一员女将。辽国的声势也在她的一次次旗开得胜扶摇直上,党项、女真等周边部族都纷纷向辽国称臣纳贡

  1004年,萧绰乘宋真宗多次丧师,畏惧怯战之机,再度亲征,挥军南下千里,直趋澶州(今河南濮阳)城北。因遭宋军反击受挫,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平安撤回。

  宋朝此后每年需向辽朝缴纳白银十万两、帛二十万匹,从此,契丹与宋百余年无较大冲突。

  萧绰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薄赋徭,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与宋讲和,坐收岁币之力,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对外的军事日渐强盛,对内的政局经济也步入正轨,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

  在萧绰的亲信重臣里,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他就是汉族官员韩德让,韩德让比萧绰大十三岁,据传,他本来自幼与萧绰订有婚约,只是由于景宗即位为帝,萧绰奉命入宫,姻缘才中途中止

  辽景宗死后,萧绰看中韩德让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于是决定改嫁给韩德让,这在当时契丹族的风俗中是允许的。她私下对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当国王是你的儿子。”

  自从萧绰正式表示下嫁韩德让之后,对于韩德让的继父身份,辽圣宗耶律隆绪不但毫无反感,而且还对韩德让非常地尊敬,享受着儿女孝顺、丈夫恩爱的萧绰在1009年农历十一月将皇权交还给了耶律隆绪,决定从此结束她四十余年的摄政生涯,去南京(今北京)安享晚年。

  不幸的是,在南行的途中,萧绰染上了疾病,当年十二月初,逝于行宫,终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

  萧绰生前曾经侍奉景宗十四年,景宗死后又辅佐儿子圣宗二十七年。她在位时不仅采取了使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一系列汉化措施,还解决了悬而未决的战争问题。

  在她统治时期也有过骨肉相残的事情,她的两个姐姐因阴谋篡权和毒害太后而被赐死,史书记载说她喜好华丽而不节俭,神机智略且善驭左右,大臣多愿为她效其死力。

  作为契丹的一位有作为的女统治者,她对契丹的兴盛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后妃数不胜数,然而通观下来,只有萧绰,不但建功立业、彪炳史册,而且作为一个女人,她真正享有了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