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外交官的胆子到底有多大 连降书都敢伪造

日期:2023-11-1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外交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分裂的国土被统一,开始野心膨胀,他们不甘心蜗居于目前占据的小岛国,想要侵略其他国家开辟自己的疆土,日本当时的实际掌权者丰臣秀吉,在武士大臣们的要求下,率领二十万士兵发起了战争。他们先向朝鲜发出“借道书”,声称自己本国要经过朝鲜直侵中国,遭到拒绝后直接发兵侵略朝鲜。

  朝鲜此时是大明朝的附属国,亦是友国,友人有难,怎能置之不理,且日本确实有全侵中国的野心和打算,因此援助朝鲜也就成了必要之战。日本在战争的初期占据着一定的兵力优势,趁机攻占了朝鲜都城,将国王赶出了王城,大明军听此消息也是大为气愤,明神宗即刻命令当朝大将李如松领兵赶抗。

  李如松还未完全平定宁夏混乱,不能及时赶到朝鲜,日本却占着朝鲜的部分城池“咄咄逼人”,战争必须要缓一缓,因此谈判官们就必须起作用了。

  主管谈判人选安排的兵部侍郎名为石星,他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沈惟敬的“大名”,此人在市井中已是出名,年近六十高龄,却还和混混地痞们混在一起,炼丹、胡闹,游手好闲,典型的无赖一枚,但他最突出的还是他舌灿莲花和通晓日语的本事。

  石星找到他后,直接把相关任务和要求告诉了他,让他以谈判成员之一的身份前往日本进行“和谈”。

  没想到,沈惟敬还是有些能力,说着还算流利的日语直接对日方代表小西行长进行“威逼利诱”(利诱的成分更重),将朝、日两方哄得服服帖帖,让日方相信明朝会承认他们现在占领的土地,先不能开战,又安抚了朝鲜国的民心,让他们相信大明军很快就会赶来。这样战中的双方获得了暂时的平静,战火也拖延到了明军集结赶到朝鲜后才重燃。

  1593年,大明朝的援军支持之下,我方连同朝鲜军队终于将日寇打退了一步,帮助朝鲜收复平壤失地,这场抗日援朝战争获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但是战事还没有结束,日本人的野心并没有完全被打压下去,但是双方的兵力都受到了损害,再次开始“议和”,上次谈判“忽悠”成功的功臣沈惟敬再次被任命为和谈使者。“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日方的代表还是小西行长,沈惟敬和他一拍即合,瞒着各自统治者的提出的真实求和条件,相互“忽悠”。

  日本实际掌权者丰成秀吉提出了非常无理的要求,丝毫没有战败国该有的自觉,他想让朝鲜成为日本的降国,统治朝鲜南部,还想迎娶大明朝的公主,这些都相当于让明朝承认了他非正义的军事、领土抢占权,大明朝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可是沈惟敬也是个“浑”出了本事的人,他完全没和明神宗说这些无理的款项,只一昧说日本答应投降,连降书都托他带回来了,神宗想要添加什么条款都可以,他保管日本人会答应,可事实上,那份降书只是他自己伪造的而已。

  1596年,中日双方在两个“忽悠使者”的安排下达成协议,明朝使者带着明神宗的圣旨进入日本向丰成秀吉宣达旨意,一旁的翻译官随着圣旨宣读到一半,他就怒了,明朝皇帝只让自己退兵,封个什么“明王”的称号给他就完事儿了,他之前提的那些要求不是说都答应了吗?

  现在是怎么回事?一气之下,战争再次开始,真相败露后,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沈惟敬当然被抓,不过战事吃紧,没人顾着处理他,就暂时把他关到了牢狱中。

  三年后,战争彻底结束,沈惟敬被刑部判处死刑,他没有小西行长的好运,在战场上将功补过,他最后是真的被斩杀了。

  不过据说他被抓捕之后,身在牢狱却还颇有一分“逍遥”,该吃吃该喝喝,完全没有大难临头的焦躁感,这可能和他的年纪有关,毕竟他都接近70岁的高龄了,还能有这样的境遇,哪怕最后是一条死路,他也算“不枉此生,不留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