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说起沮授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估计都知道那句“卧龙、凤雏,得一人,即可得天下”。凤雏庞统因为流年不利,没发挥太多的作用,就挂在了落凤坡,而卧龙诸葛亮却是在《三国演义》中,大放异彩,在诸葛亮出现之前,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一直在外面给人家当保安,是诸葛亮的出现,才让刘备咸鱼翻身,三分天下,可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远没有那么厉害,反倒是有一人,让三国顶级猎头曹操评价颇高。
曹操认为,只要能得到他,天下就不足虑了。那么这个人是谁,他又有有何过人之处呢?
这个人名叫沮授,是汉末河北地区的名士。大家看过骆驼前面文章的应该都知道,在汉末,没有家世光有本事,是很难出头的。所以虽然沮授才华过人,但他一直都工作在基层,并没有机会登入庙堂。后来董卓在河南的半个老乡韩馥当了冀州牧,沮授就成了他的手下。不过当时韩馥为了管理需要,从老家找了一批谋士,对于沮授这样的本地人反而并不重视。所以当沮授建议他不要将冀州交给袁绍时,他并没有听。
等到袁绍鸠占鹊巢,当了冀州的话事人,处处排挤韩馥,最后担惊受怕的韩馥,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沮授一看袁绍当了新领导,就积极为袁绍献策,让他早点把正在流亡的大汉天子给接到河北,然后借大汉天子之名,就可以号令诸侯,成就一番事业。袁绍当时出于多种考虑没有答应,等到后来曹操借着天子的名义敲打他时,他又后悔莫及。
在《三国志》中,诸葛亮曾用“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未来,而鲁肃则凭借“榻上册”为东吴制定了胜利的蓝图,刘备和孙权,后来基本上都是按照诸葛亮和鲁肃的规划去做,因此最后都成了三分天下的主角。其实沮授也为袁绍做过类似的规划。不过这个规划的核心,就是“挟天子”而占据大义,然后以冀州为根据地进行发展,袁绍因为没听,所以……
虽然袁绍在大方向上没听沮授的,但是沮授并没有放弃袁绍(当时主公和谋臣是双向选择)。在后来的官渡之战之前,沮授曾建议袁绍,不要急于和曹操打总决战,因为当时的袁绍,已经占据了河北四州,既不缺粮也不缺兵,而且公孙瓒败亡后,河北需要防御的敌人也远没有身处中原的曹操多。因此沮授建议不要打总决战,而要打持久战,利用目前的优势,一点一点的把曹操拖垮,不过袁绍依然没听。
袁绍曾经还做过一件蠢事,就是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在各州,打算看他们的表现然后选一个当继承人。沮授知道以后,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劝阻,沮授劝谏袁绍说,你把继承人的位子早点定下来,下面的人就安心了,你这样弄得不明不白的,下面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找一个目标投靠,然后对于其他人就会打击,这是取祸之道,要早点收手啊。但是,袁绍依然没有听。
至于袁绍为什么没有听的原因,骆驼在昨天的文章里已经详细的讲过,其核心的原因是,当时袁绍手底下有两股势力,一股是他的“乡党”,这群人都来自河南;另一股,是河北的土著。在袁绍的心里,他更信任他的那群老乡,因此他对于河北本地的沮授并不放心,因此他对于沮授的建议并没有采纳。但是他不会想到,在“官渡之战”中,背后给他一刀的正是他的老乡许攸,而他不信任的沮授,却对他一直忠心到死。
因为曹操和袁绍对战之时,都在对方的内部安排了间谍,所以曹操对于沮授的那些建议都有所耳闻,因此他对于沮授的能力非常的认可,所以才有了他对沮授的评价。沮授虽然死了,但是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三国时,有战略眼光的谋士,并不只有卧龙、凤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