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左良玉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在李自成向崇祯皇帝提条件的时候,其实还有另一个人,也向崇祯皇帝提了条件。这个人就是左良玉,虽然他打仗并不见得有多么的骁勇善战,但他手里的80万大军,却是崇祯皇帝当时所急切渴盼的。因为他所倚仗的军队,这时都已经调到关外作战去了。
在崇祯皇帝看来,如果答应封李自成的话,那对于他来说,算是一种耻辱;如果封左良玉就不一样了,毕竟他这个时候还算是大明的肱骨之臣,这样皇帝的尊严也得到了保全。然而左良玉为了得到更多的好处,就一直是在观望,对于救驾一事并不热心。
然而随着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此前的世袭藩王以及地区高度自治等待遇,全部成为了泡影。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忠臣,主要表现就是,皇帝死了以后,他痛哭不已,事实上他哭的,是那些原本唾手可得的福利,然而他就这么白白地错过了,为此才会吐血三升而死。
尽管崇祯把他当成了救兵,但他却一直在权衡利弊得失。因为他虽然在对阵张献忠时屡战屡战,但在对阵李自成时,却是屡战屡败。这也是他不敢轻易举兵勤王的一个关键因素,毕竟他根本算不上什么常胜将军,对于发兵北上能否获胜,他心里很是发虚。
不过让人大惑不解的是,虽然他碰到李自成就跑,手下的部队却越跑越多,后来竟然拥有了精兵80万之众。不过这时候他还是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之所以有今天,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恩侯恂,就是那个桃花扇男主的父亲。为此他心里并不感激大明朝廷,只感激这位户部尚书。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就把手里的兵看得特别重,认为这就是他的资本,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兵,崇祯会低三下四地和他说好话吗?为此他就紧紧的攥在手里、按兵不动,生怕打一场大仗,把自己的老底给赔光了。如果说这么多的军队,掌握着其它任何一个将领手里,估计都不会是这个样子。
崇祯的悲哀就在于,这么多的兵,偏偏就被这样一个奇葩给捏着,对这样的人,他很是有点无奈,这时候只能以利益来触动对方,然而他还是没有等到大兵勤王的那一天,就城破殉国了。后人之所以说左良玉是忠臣,主要还是以他临终前的悔恨交加做出的。那么他真的是忠臣吗?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