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等级制度是什么样的 朝中大臣只能坐墩子,皇帝赏赐也不行

日期:2023-11-1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等级制度森严,朝中大臣只能坐墩子,皇帝赏赐也不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宋朝宫廷之内礼制森然,连“杌”、“墩”的小坐具都有尊卑等级之分力。力战群雄后开创大明帝国的朱元璋,其礼乐典章无不力追宋制,那么,他如何以“杌”与“墩”来“明制度,示等威”?《明史崔亮传》中记朱元璋开国之后,延揽前朝(元代)浙江行省长官辅佐崔亮为礼部尚书,与开国功臣李善长、宋濂、刘基等人共议礼制,于洪武三年奏定:

  皇太子以下及群臣赐坐殿上的坐墩之制,参酌宋典,各为差等。其制,皇太子以青为质,绣蟠螭云花为饰,……。宰相及一品以赤为质,止云花。二品以下蒲墩,无饰。凡大朝会锡宴,文官三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上殿者皆赐坐墩。

  崔亮是“参酌宋典”定制,皇太子、宰相及一品以上官员赐坐用坐墩,但纹饰有别,大朝会赐宴时坐墩的使用扩及文官三品、武官四品以上。按宋制,宰相、使相等文臣,节度使等武职,以及宗室等皆可坐于殿上,仅坐具有别:官秩一品的宰相与使相等坐绣墩,其余坐蒲墩。宋代另规定:宰相、使相于宴会可用“杌子”。

  晚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上说:“宫中有绣墩,形如小鼓,四角流垂苏者,亦精雅可用。”明中期画家仇英的作品中有不少涉及宫廷活动的描绘,一幅《宫中图》卷中,亭内的皇帝在持扇妃嫔的环侍下坐在设有靠背的交椅上,皇帝的左右咫尺处各有一坐墩,仿佛准备赐坐所用,观其上所覆织物为团云绣饰,以宫内赐坐之制,仅恩及皇太子、亲王、宰相等一品以上,知此官员身份至少是一品。

  此外,弘治年间,礼部尚书吴宽等五人于“公暇辄见,酒馔为会”,留有一幅《五同会图》,画中吴宽与李杰所坐的大榻两侧,各有一雕漆小坐墩,亦可作为宫廷定式之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万历款青花云龙纹鼓式绣墩,上绘云龙为四爪。按明制,此坐墩应为一品以下官员所用。

  至于蒲墩,有资格上殿赐坐的官员无分品秩皆可用,唯未加装饰。退朝后或燕闲在家,或随驾出外时,可在蒲墩上加毛料编织成的绒罽绣褥。不过,根据定制,并非“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地自行随意打造,即使燕闲在家所用之蒲墩也要“如式制之”。崔亮所定之式不详,文震亨在《长物志》说:“用蒲草为之,……四面编束细密坚实,内用木车坐板,以柱托顶,外用锦饰。”这也许可做宫廷蒲墩之参考。

  元人的《传经图》上,描写伏生授经于晁错的故事,其坐具可能即为蒲草编织的蒲墩。明代中晚期的版画如《环翠堂乐府》中,一冠带官员坐在覆着椅帔的交椅上,面前的二名官员正身对其弯身揖拜,俨然上级对下属的“赐坐”,两名官员的身后各有同式坐墩,整器蜂巢式编织,上覆碎花绣物等,凡此或亦可略窥其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