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最早,西周时期的封建统治者在其统治的领土上收取商品流通的赋税。进入近代史以后,部分国家开始将关税作为国家税收中的一个单独的税种,这才形成了近代关税。
近代关税指的就是:各个国家通过设置关卡而征收过关商品的商税,这种征税形式,在中国古代被则称为“榷关”。清朝的榷关则是沿用了明朝的制度,由中央设置的户部、工部征税,所设置的税收机构分别命名为:户部关、工管关,这其中,以户部关为主。
随着朝代的更替,清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比明朝要快,因而,所设立的税关也比明朝要多。明朝所设立的税关,主要集中在北京到杭州这段运河线上。在万历年间,水路长江边上的九江关也是一处。明朝最多的时候,设立了十多处税关,到了清朝,清政府不仅保留了明朝的税关,还在设关的地域上有所扩展,有沿河的水路关,沿海的海关及内地的陆路关,非常全面。
在国家政策上,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关税与其他国家的正常贸易往来,怎样实现互利共赢等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关税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在《红楼梦》中,就对清朝初期,国家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贸易,作了一定的描述。虽然,不是很详细,但是,对于整理、研究清朝对外状况是有一定帮助的,对现在的各种国际贸易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红楼梦》里,有一个章节讲到:王熙凤和她丈夫的奶妈赵嬷嬷两人闲聊,不知怎么地就说起了:贾府的先祖,在康熙到南方巡访时接驾,和王熙凤祖先掌管海关主管国家对外贸易的事情。这其中,就提到了清朝海关的关防和清政府对外贸易的一些基本史实。
书中是这样写的:
王熙凤笑着说:“当年太祖皇帝康熙效仿舜帝巡访的事,那场面可比一部书要精彩热闹,可惜自己没赶上。”
而赵嬷嬷则说道:“当时,贾府正在扬州附近监理海防工程修理海塘,准备接驾一次,那时候,花钱就像流水一样,又快又多。”
王熙凤又说:“那时,她爷爷负责管理各个国家进贡等事宜,如果,有外国人来了,都是她家负责接待照顾的。”并且,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所有外国船只上的货物都是她家的。其实,《红楼梦》中的这一章,王熙凤和赵嬷嬷所说的话,都是根据历史事实而来的。
据最新的研究发现,从清朝建立到乾隆年间这一百多年,清朝对外贸易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顺其自然”“闭关锁国”和“全面开放”。
王熙凤所说的事,应该发生在“全面开放”的这一阶段。
话说,在1683年,清政府以统一tai wang为由,对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首先,1684年,临近海洋的各个省份纷纷打开海禁,设立了四处海关部门。当时,中国沿海地区主要分为了三个部分,分别是:东洋、南洋和西洋。
比如说,我国对南洋的贸易,就是和南洋各个国家交易的大米和土特产,其中,以进口南洋的香料为主。海关的负责人被人们称为“海关监督”。朝廷下放权力给这些负责人,由他们来征收关税。除此之外,海关监督可以在收关税的时候征收一些额外税务,从中获利。
王熙凤说自己的祖先是朝廷任命的海关监督,而且,专门负责其他国家向中国进贡的事项。所以,如果有外国人来中国,都是她们家负责照顾的。再加上,国家的对外贸易都是由王熙凤家负责管理,所以,广东和福建等地的外国货船上的货物都是她们家的。
可见,王熙凤的祖先就是靠海关事务和对外贸易起家的。
其次,《红楼梦》中还写到贾府平时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外国商品。比如:广东的海关,在贾母寿宴时,送的玻璃炕瓶就是外国生产的奢侈品。王熙凤还经常拿出一些外国的茶叶、烟丝等物品,还有贾宝玉屋子里珍藏的西洋葡萄酒等等。
这些都反映出,在清朝初期,国家就已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了,只是开放的程度不高,而且,这种开放仅有一些封建地主和一些特权人物从中获利,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开放海禁而得到太大的提高。
尽管如此,在康熙年间,国家对外贸易还是小有成就的。康熙曾多次颁发圣旨,下令:让各个关口减少免除外国商船的部分关税,以此刺激外国商品进入我国。虽然,康熙实行了很多比较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但还是会对进出口货物收取一定的关税。
因为,征收关税是一个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基本方式之一。所谓的关税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海关根据这个国家的法规条令,对通过关境的货物征收一定的税费。关税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收取税费抬高外国商品的价格,以降低市场竞争力。
政府在征收进出口关税中,以进口关税为主。比如:康熙时期,基于外国的商船减少进出我国关口的情况,就对关税作出了以下规定:统一各个关口的关税税率和计算税收的规则,外国船只只需要在任意一个关口交税就可以了。
康熙更是多次颁发圣旨,减免外国商船的关税。比如:在1684年就规定,收取关税三成;1685年,在原来三成的基础上再减了二分。除此之外,康熙在船钞上也给了外国商人非常大的优待,征收外国商人的船钞标准,比本国商人的标准低得多。
到了1723年,也就是雍正元年的时候,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这一举措则被视为清朝锁国的开始。到1757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二年的时候,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
至此,清政府的对外开放随着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而告终,也让中国走向了屈辱的历史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