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小编为您讲述隋炀帝的故事。
大业元年(605年)三月,隋炀帝杨广在当上皇帝后不久,就决定在伊水和洛河之间营建东都洛阳,并命令尚书令杨素为东都总监,宇文恺为副监,于洛阳西十八里处新建周长七十四里的新城。同时,隋炀帝还在城西开始营建皇家禁苑——西苑。
西苑是个什么样子呢?据《炀帝海山记》载,西苑周围二百二十九余里,苑内有称海的人工湖,海上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高出水面百余尺,台观殿阁,分布其间,掩映生姿。
海的北面有龙鳞渠,迂回曲折,流注海内。沿小渠设立了十六个院,每院自成一体,都有独立的宫殿,种植奇花异草,养殖珍禽异兽,并在每院设一位四品夫人以主管院事。
作为这富丽堂皇的皇家御苑的主人,隋炀帝自从有了这西苑,就沉醉于这里的美景和美人之中。
隋炀帝也常常喜欢吟诗作乐,所以,他就在这西苑湖中垂钓之时,即兴赋诗一首,题名为《凤艒歌》:
三月三日向红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意欲垂钩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
隋炀帝写的这首《凤艒歌》非常随意,直白地记述了这次在西苑垂钓的情况,前两句说明了他是在三月三日在西苑垂钓的时候,正好看见一条鲤鱼在水面上游,简单而直接地描述了成诗的时间和大致背景。
这次垂钓赋诗应该是隋炀帝的一时兴致所致,最后两句大概是隋炀帝面对鲤鱼的态度,欲钓还休吧。
可是,这首诗一传出,竟然被时人理解出了“李唐兴、隋朝灭”的征兆。
据《山海经》中记载:“炀帝在西苑,一日,洛水渔者获生鲤一尾,金鳞赤尾,鲜明可爱。炀帝问渔者之姓,姓解,帝以朱笔于鱼额上题解字,以记之,放之北海中。后帝幸北海,其鲤已长丈余,浮水见帝不没。帝与萧后及诸院嫔妃同看鱼之额,朱字尚存,惟解字无半,尚隐隐角字存焉。萧后曰:‘鲤有角,龙也。’”
而自古又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鲤鱼的“鲤”又同“李”,所以当时朝野之中一度流传出“李氏应为天子”的谶语。
这种传言也让隋炀帝对姓李的非常敏感,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就一次灭族了李浑一家大小32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李浑的父亲李穆原是北周上柱国,受封申国公,后辅佐杨坚代周建隋,是隋朝开国功臣。
按说李浑从一开始就享有众多的殊荣,应该并无反意,只是在家里谋求父亲的爵位,结果因为家族内的一场争斗,最后却被隋炀帝直接灭族30多人,其余的流放岭外。
当时的方士安伽陀还劝隋炀帝把天下的李氏全给杀掉,并煽动说杀掉姓李的理由是:“李氏当为天子”。
这当然也让隋炀帝对比自己大三岁的表哥李渊“多所猜忌”。为此,李渊不得不“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李渊经过一段时间的韬光养晦后,隋炀帝才渐渐去掉了杀害李渊的念头。
大业十二年(616年)四月,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河东抚慰使,继而任命为太原留守。太原自古是军事重镇,兵员充足,粮饷充沛,套用李渊的话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在杀掉隋炀帝安插在太原的亲信、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后,起兵反隋。同年十一月,李渊攻入长安,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遥尊远在江都(今扬州)的隋炀帝为太上皇。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江都发生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正式地建立了李氏的大唐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