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在北宋是什么职位赵匡胤为什么要不让后世皇帝杀害士大夫

日期:2023-11-0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宋太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宋太祖誓词三行:一为“柴氏(周世宗)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这段著名的宋太祖誓词在正史中无记载,出自陆游所撰写的《避暑漫抄》中,是真是假无从辨别,不过,宋朝历代皇帝的行为和这段誓词要达成的目标非常接近,就姑且当是真吧,至于宋太祖为什么强调不让后世皇帝杀害士大夫,小编以为有两点原因。

  第一:皇族需要一个庞大的、且不会造反的群体当盟友,皇族是没有办法单独治理天下的,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群体来帮助皇族,宋以前是皇帝和门阀共治天下,到宋朝时,门阀已经消失,皇帝需要重新找一个群体做帮手,五代以来的经验告诉赵匡胤,武将集团太危险,于是他选择了士大夫。

  这个士大夫群体是以寒门出身为主的读书人,赵匡胤防范武将,但也不希望回到隋唐时皇族与门阀共治天下的局面。士大夫在民间有很高的声望,读书人在古代向来受人爱戴和钦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到无数百姓,得到士大夫的拥护就相当于收获了民心。

  读书人明理,明什么理?他们讲究忠、孝、节、义,这是古代士大夫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因此,士大夫或许会争权,但绝对不会造反,而且古语有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以士大夫群体为执政主体,赵匡胤不用担心他创建的皇朝从内部生乱。

  宋时的士大夫集团是团结的,但也是松散的,他们不像隋唐时的门阀和世家,几个门阀互相一联姻,联合起来就是一股能威胁到皇权的集团,宋时的宗族力量已经大大减小,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大夫无法聚合成造反的力量,皇族可以放心使用。

  第二:给后代君王的权力以制衡,防止出现无道昏君,皇权需要一定的限制,士大夫们明白,皇帝赵匡胤也明白,否则出现一个无人压制的荒淫无道的皇帝,大宋就有可能陷入绝境,赵匡胤本人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但他并不能保证后代子孙都能像自己一样,为此,他树立起士大夫这个群体来制衡后代皇帝。

  终宋一朝,士大夫集团基本上达到了赵匡胤的要求,万众一心的对皇权进行制衡,宋朝的皇帝远没有其他朝代的皇帝过得舒心,就是因为他们的日常被士大夫们牢牢的盯着,稍微有一点出轨行为,士大夫们就会一拥而上的帮助皇帝纠正错误

  整个两宋期间,只有北宋末期的宋徽宗因受不了士大夫集团的监督,而使用了宦官这个群体来抗衡士大夫,用宦官帮助他掌政,掌军,北宋著名的奸臣“六贼”中就有三人是宦官,结果宋徽宗玩脱了,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和自己悲惨的结局。

  总结:宋太祖赵匡胤在给后代子孙的遗嘱中,强调不得杀害士大夫,首先是为了巩固皇权,为了皇族不势孤力薄,于是拉拢士大夫集团,即所谓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们全是精英分子,完全能够成为皇族在政治上的盟友。其次则是利用士大夫集团来遏制后代子孙的荒唐想法和行为,希望后代子孙能成为好皇帝。

  赵匡胤的想法很好,有了整个士大夫集团的支持,两宋三百多年也几乎没有什么内乱,虽然两宋的结局都很悲惨,但宋朝的皇帝们在士大夫集团的拥护下,也创建了一个文治最辉煌的封建王朝时期,宋太祖遗言或许真,或许假,都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