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贾南风是怎么助推八王之乱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说起西晋,这是一个历来不被重视、不被喜欢的朝代,许多朝代,在开国之后,都会励精图治,一心想要提高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虽然中央政府的强大控制力在太平年代显示不出来多大的效果,但是国家一旦受到一连贯的天灾人祸、外族入侵之时,就会体现出它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可以最大可能地抵御各种不稳定因素。但是西晋从开国之后,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皇帝近臣,竟然全都漠视这些问题。所以它的国祚很短,而且很乱,特别是“八王之乱”之时,什么司马亮、司马玮、司马伦、司马颖、司马颙……简直令人眼花缭乱。不过如果我们深入了解魏晋之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之后,会让我们理解秦汉和以后的南北朝、隋唐更加深刻。
贾南风掌权之后,头十年还算稳定,西晋本来就像一个联合政府,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门阀士族的利益,不管谁来掌权,只要表面一团和气,不要伤害到各大门阀的利益就行。
大家遇到事情大都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只管享受,根本不会去考虑后天会怎么样。就像开国功勋何曾,他经常陪着司马炎宴饮,回来后告诉几个儿子说:“陛下创建了基业,并要把基业传给后世子孙。然而,每次在宴会上,却从未听说治理国家和图谋久远的谋略,只是说些平生的常事,他的后代恐怕就很危险了吧?太平基业,仅就到他个人一身而已,他的子孙真够担忧的呀!你们还可以安然无事。”他又指着自己的几个孙子说道:“你们这一辈人必殃及祸乱!”
后来,晋朝爆发八王之乱,何曾的孙子何绥被东海王司马越诛杀。
他的这点虽然被当时人看做是圣明之举,但是却受到司马光老夫子的强烈批判,你明明知道晋朝会乱,但是作为皇帝近臣,竟然不居安思危,却整天陪着皇帝吃吃喝喝,而且自己也过得极为奢侈,据说是日食万钱。
西晋王朝开国前后,已经埋下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如被司马懿极端化了的九品中正制,司马昭给司马炎留下的佞臣贾充,司马炎自以为是的分封制。到贾南风执政的时候,可以说这些矛盾都开始发挥它们强大的负面作用,特别是贾南风的两步臭棋更是将这些矛盾激化到了极致。
第一步臭棋,将成都王司马颖贬到邺城,让原先镇守邺城的河间王司马颙去镇守关中。关中虽然和邺城、许昌一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关中靠近善于骑射、英勇善战的羌胡,兵力最强大,不是极为亲近的藩王是不允许镇守关中的,这在晋武帝司马炎在世的时候曾经有个约定,不是宗室近亲不能镇守关中。司马颖是惠帝司马衷的兄弟,而司马颙不是司马昭、司马炎这一脉的,属于疏王,是不允许镇守关中的。但是贾南风为了拉拢支持者,从而牵制司马衷的亲兄弟如司马颖、司马颖等人,让司马颙镇守关中。这个河间王司马颙,表明虽然亲贤下士,但是心机很重,他拉拢了大批寒门庶族和武勇之士,在后来的八王之乱中挑拨离间、无事生非,起了非常的大坏作用。
第二步臭棋,贬黜、暗杀太子司马遹。太子司马遹和其他藩王大大不同,不仅有大批的属官,而且东宫之内有自己的直属军队。据史书记载:晋武帝时始建太子宫,置太子太傅、少傅各1人,宫中事务皆由二傅领之,并有功曹、主簿、五官。官属有中庶子4人,职如侍中;中舍人4人,职如黄门侍郎;食官令1人,职如太官。庶子4人,职比散骑常侍;舍人16人,职比中书侍郎;洗马8人,职如谒者、秘书,掌图籍,出则前导;家令,主刑狱、谷货、饮食;仆如太仆、宗正;左右卫率,初名中卫率,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分置左右,各领一军;惠帝又加前后二率。
由此可见,东宫好比一个具有军队的小型政府,不仅如此,太子的属官除了太傅、太保之类的老师之外,大都是年轻有为的热血青年,如后来在废除贾南风事变时起到巨大作用的卫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还有后来权倾一时的琅琊王敦。
所以废黜太子和贬黜一个藩王有着极大的不同,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史载,废黜太子之后“太子既废,众情愤怒”。将太子幽禁到许昌,诏令即使明令不准任何人送行,“洗马江统、潘滔、舍人王敦、杜蕤、鲁瑶等冒禁至伊水,拜辞涕泣。”在那个时代,上下级之间除了统属关系之外,还有一种特别的恩义关系。虽然那个时代有许多人沽名钓誉,用一些特立独行的行为来赢得较高的名声。但是有一些人却很在乎这种恩义关系,即使有掉脑袋的危险也会为故主犯禁。所以大名士蔡邕会为大奸臣董卓而哭。而且在宫廷政变时这些中层官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往往会发挥特别大的作用。想当初贾南风铲除太傅杨骏时,这些中层官员如孟观、董猛等人就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果说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只是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那么由于贾南风的这两步臭棋而激化的一连串反应,直接把八王之乱带入了高潮,也顺带把她自己引火上身,终于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