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忠心于建文帝的黄子澄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日期:2023-11-1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黄子澄。

  明朝洪武末年,太子朱标因病早逝,朱元璋悲痛不已,同时他又爱屋及乌立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储(朱标长子朱雄英八岁就夭折了)。朱允炆年幼,政治基础也很薄弱,先前朱元璋打算留给朱标的冯胜、傅友德、蓝玉、王弼等开国功将肯定会不服年幼的朱允炆,于是朱元璋便大杀功臣,将资历老的功将都杀了。同时把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留给了朱允炆作班底。其中黄子澄在建文一朝较为有名,大家都说他忠君爱国,在后世也留下了一个好名声。但是黄子澄在建文年间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黄子澄学识极高,忠君也不假。但他的缺点就是书读多了,把一切想的太理想化,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因为黄子澄科举成绩不错,于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一路顺风顺水,轻轻松松就爬到了高位,没有什么在底层实践的机会,处理事情就有些追求尽善尽美。而齐泰很黄子澄比起来就要实际多了,可惜建文帝比较欣赏黄子澄。

  建文帝刚登基时就着手削藩,齐泰的建议是先削去燕王的王位,但是黄子澄却认为燕王实力过于强大,应该先削弱小的藩王,待到时机成熟再动燕王。朱允炆采取了黄子澄的意见,可此举实在是打草惊蛇,在朱允炆削掉其他弱小的藩王后燕王早就准备好一切,蓄意造反了,可以说黄子澄的建议贻误了削掉燕王的时机。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黄子澄此人并无多少才能。在朱允炆还没有着手削燕王的王位时,碰上了朱元璋的忌日,按照规定太祖皇帝的所有儿子都要进京祭拜。但是朱棣哪里敢在此时进京,于是称病不去,但是毕竟是太祖朱元璋的忌日,需要重视,朱棣就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进京祭拜,这实在是一个扣留人质的大好机会。齐泰当时就建议朱允炆找借口扣留这三人。但此时黄子澄又开口了,他说此三人与建文帝都有血缘关系,扣押说不过去,而且会打草惊蛇。建文帝又听从了黄子澄的意见把三人放回去了。而三人中朱高炽是以后的明宣宗,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屡建奇功,朱高燧也是在靖难之役中发挥出巨大作用。黄子澄这个建议直接让建文帝放虎归山,也为日后建文帝失去江山埋下隐患。

  燕王起兵后朱允炆本来派的是老将耿炳文迎敌,起初燕军打得非常困难,但是黄子澄此时又出昏招了,他建议用李景隆换下耿炳文,结果李景隆就是个废柴,接手朝廷军后屡战屡败,直接导致建文帝的失败。

  黄子澄为人虽然忠君爱国,饱读诗书,可实在不适合作为皇帝的智囊团,他出的这些昏招让靖难之役前实力强大的建文帝输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