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是怎么对付权臣张廷玉的

日期:2023-11-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一直都是古代君臣相处过程中不能说透的潜规则。在清代同样如此。不过,有人偏偏不信这个邪,比如大学士张廷玉。在侍奉康熙祖孙三代人的过程中,张官运亨通,与鄂尔泰共同成为清王朝的两个顶梁柱。但是,就在他处于权势巅峰之时,乾隆的翻脸,却让他身败名裂。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01配享太庙

  首先,得先介绍一下张的背景。张廷玉出自官宦世家,祖上五代人都当过清朝的大官,其父张英,更是声名远扬(“六尺巷”的故事,这里不必多言了吧?)凭着祖辈为自己创造的优越生活环境以及自己的机警,张廷玉很快便成了康熙的心腹,入值南书房,参与机要,身份更是不一般了。

  到了雍正朝,大清朝换了当家人,张廷玉对待新君雍正,越发的恭谨起来,这也巩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当年羹尧等权臣相继倒台后,张因为参与军机处规章制度创办,让雍正认识到了其不凡的政治才能,雍正八年,皇帝下令张廷玉将来可与鄂尔泰一起配享太庙。

  能配享太庙,这对张廷玉来说是莫大的殊荣,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汉人。若能如此,不仅自己脸上有面子,子孙也跟着沾光。往坏处想,假如将来后代不争气犯了事,如果提起自己祖先在太庙中有一席之地,也可免去不少灾祸啊。

  02交出一部分权力,换取安稳

  正在张廷玉幻想着未来的风光时,雍正的驾崩,把他从现实中拉了回来。因为此时,张廷玉所面对的已经不再是那个对自己十二分信任的老皇帝,而是一个青年人——乾隆。新君对自己是什么看法呢?张廷玉心里有些没底。

  张廷玉内心的不安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早在雍正朝时,就有人向皇帝告密,称张廷玉在朝廷内部结党,他的好友亲戚们,都因为他的受宠而在朝中谋得立足之处。这样下去,张难免不会变成第二个年羹尧。

  面对一些人的质疑,雍正并未在意,而是继续维持对张的信任,而张廷玉也是受宠若惊,越发的谨慎起来。当乾隆即位后不久,为了表示对新皇帝的恭顺,张主动要求辞去自己兼管户部的职务,乾隆继位甫定,也乐得接受张的请求。经过这一交权,张廷玉多少放松了一些之前紧绷的神经。

  03乾隆乘胜追击

  但是,让张感到措手不及的是,在乾隆六年十二月,有御史又向乾隆提出,张廷玉家族中在朝廷为官众多,这同他们升迁过快有关,而之所以造成他们火速升迁,则是因为对张廷玉本人的照顾。因此,台谏官认为必须遏制此风。

  此时,乾隆已经坐稳了位置,张廷玉在朝中势力之盛,他也有所察觉,但一直没有机会解决,这次,御史的抨击,正给他提供了极好的借口。于是,乾隆慨然应允,并宣布暂停张廷玉一系官员的升转。

  此时,张廷玉刚为自己主动交出一部分权力而松了口气,没料想乾隆会乘胜追击,加大对自己权力的削弱力度。张家数代人在朝廷苦心经营的关系网,已经出现了破洞。如果不加制止,只会越破越大。

  张还在为如何应对犯愁时,乾隆却先说话了,在皇帝给他下的诏旨中,乾隆称赞他的忠诚,并将御史对他的弹劾强行解释为是“因为他没有在朝廷作威作福,所以御史才敢攻击他”。张廷玉得到这番“亲切的慰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04急流勇退,却遭厄运

  眼看着新皇帝正在逐步削弱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张廷玉自忖年事已高,跟皇帝这样耗下去无益,不如自己明哲保身,急流勇退,还可保全家人在朝廷的地位。因此,乾隆十年,鄂尔泰死后,张廷玉也忙向乾隆提出辞呈,要求离开中枢,返乡养老。乾隆还装着有些不舍,接连挽留,张主意已定,终于在四年后得以暂时退出朝廷政争。

  张虽然远离了权力的中心,但有一件事,却是他一直放心不下的,那就是自己能否配享太庙。虽然有雍正的承诺在,可是官场之中,难免人走茶凉,万一乾隆忘了或反悔怎么办?那自己的脸岂不丢大了?

  张廷玉越想越不放心,他决定冒险向乾隆寻求一个自己能配享太庙的保证。面对这位年过七十老人的乞求,乾隆心里虽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同意了。

  这下,张廷玉可是放心了,但他接下来所做的事,却让他追悔莫及,因为得到皇帝的承诺后,照理说他应该和乾隆谢恩。谢恩这种事,当然要本人去才有诚意。但张千算万算,还是在这件事上懈怠了。他自认为大事已成,只需由儿子出马谢恩即可,没准还能借这个机会,让乾隆认识一下自己的孩子,万一将来还能加以提拔......

  事与愿违,张廷玉的儿子去谢恩后,被乾隆一顿臭骂,这原因自然不难解释。哦,得到我的承诺后就不当一回事了?有始无终,这简直是从内向外,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啊!

  正当乾隆决定拟旨将张廷玉好好挖苦一番时,张廷玉却火速赶来了。乾隆有些吃惊,紧接着,他突然想到,自己发火的时候,张廷玉的门生协办大学士汪由敦就在场,汪还为张求情。看来,张会做出这番举动,一定是汪提前把消息捅给了张家人。

  这下,乾隆更是火冒三丈,他本来就为张对自己不恭敬的态度颇有不满,汪泄密的事情,正说明了张在朝廷中党羽众多,即使其离职,也不见会有消退之势。皇帝的喜怒哀乐,让这些朝臣看的一清二楚,对于一个专制君主来说,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一个更大规模的“倒张”计划,开始在乾隆心中酝酿了。

  05连环变脸,张心力交瘁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乾隆去五台山巡视,出门前因为张廷玉未向自己下跪,而恼火万分,丝毫不顾及张的年龄以及自己之前对张的优容。乾隆当场斥责张的行为,面对众人,张羞臊极了。

  这还不算完,张曾给乾隆的侄子永璜当过老师,永璜早逝,祭礼刚结束,他就请乾隆返回京城,结果又遭乾隆责骂。此时,张廷玉已入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配享太庙”的身后事,成为了他唯一的希望。

  乾隆对此也是了然于心的,为了彻底折磨跨张廷玉,他自己假装公正,将张配享太庙的事情交给九卿去讨论。朝臣们闭着眼睛都能猜出乾隆的心思,自然不肯触这个晦气,于是纷纷请求罢张廷玉配享太庙。

  九卿的决定,成为了压垮张廷玉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后来还有人告发他的亲属与反清复明有关联,但也比不上这件事。朝臣亲眼目睹乾隆对待张廷玉之手段,唯恐避之不及,纷纷远离张家,张廷玉郁郁而终。通过折磨张廷玉,乾隆成功的强化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日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大,乾隆又宣布允许张配享太庙。可是,这一决定除了给他带来仁德的吹捧之词外,似不会再让张家辉煌了。

  伴君如伴虎,张曾试图超越这个潜规则的束缚,但最终仍未如愿,而是在乾隆的连环打击下,坠入命运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