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积极实施仁政,为什么却被评为“昏君”

日期:2023-11-1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汉元帝积极实施仁政,为什么却被评为“昏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仁政”一直是皇权社会努力提倡的一种政治图景。古代皇权社会有一个最好的政治版图,就是“尧舜之道”。“尧舜之道”也就是实施“仁政”“德政”。如果哪个皇帝致力于实施“仁政”,他肯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很好的名声,受到千古颂扬。

  (刘奭剧照)

  可是,汉元帝刘奭是汉朝最积极地提倡“仁政”的皇帝,他为什么却并没有受到颂扬,反而被历史评价为“昏君”呢?

  刘奭努力想实施“仁政”的思想,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的。当时他的父亲汉宣帝在位的时候,对大臣们非常严厉。有些大臣仅仅犯了一点小错,汉宣帝就用严厉的手段处罚大臣。当时作为太子的刘奭看不下去了,提醒他父亲:“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就是说,他认为他父亲刑罚太过严厉,应该重用儒生。刘奭说“用儒生”,意思是应该实施儒家“仁政”“德政”的那一套。

  而刘奭在当了皇帝以后,也是按照这一种“仁政”的思想来实施统治的。他大量重用儒生,对大臣也很宽容,对老百姓更是提倡休养生息。可是他的统治却相当失败,他所在的时期,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他在位时期产生的混乱图景,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此后再也没有复兴过。

  那么,汉元帝实施“仁政”,实施“王道”,为什么还会造成乱世呢?

  关于这个问题。当时他在劝他父亲汉宣帝实施“仁政”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严厉批评他了。他父亲说,你懂什么,咱们汉家制度,就是“王道”和“霸道”的结合。周朝初年的那种“德政”,是不适合当下政治的,那些儒生都迂腐不堪,他们的话怎么能信?

  不仅批评刘奭,他还叹气说:“乱我家者,太子也!”

  不幸他父亲的话一语中的,果然刘奭成为汉家祸乱的肇始。

  (汉宣帝剧照)

  汉宣帝在这里,已经指出了刘奭将来可能犯的错误,就是一味地施行“王道”,一味地搞“仁政”,是没办法确保统治的。

  那么,汉元帝按照王朝社会提倡的那样实施“仁政”,为什么却不能确保统治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把汉元帝当皇帝以后的一些所作所为,了解一下。

  汉宣帝去世前,按照汉朝皇帝传统的做法,给汉元帝配备了三个辅政大臣: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汉元帝上台后,迅速按照他的理解,由他的师傅萧望之组阁,招罗一帮儒生,进行改革。但是,由于人事变动,招致“首辅”史高不满。于是史高联合宦官弘恭、石显等人陷害萧望之。

  萧望之为了让改革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多次劝谏汉元帝不要宠幸宦官,要把权力还给朝廷。但是,汉元帝却认为,宦官无家无室,他们没有私心杂念,因此是值得信任的人。当萧望之多次劝谏无效,又被宦官多次构陷后,灰心丧气的他,毅然自杀。

  萧望之是汉元帝的师傅,汉元帝对他很尊敬,也是自己改革的希望。自杀后,汉元帝很伤心。他斥责弘恭、石显等人手段太过毒辣。不过,他也就是斥责了他们一下,让他们“免冠谢”,并没有严厉处置他们。

  接着,汉元帝一如既往重用宦官。由于汉元帝太过仁慈,因此,当时整个朝廷形成宦官、外戚、儒生三股势力。这三股势力再也没有考虑国计民生,而是互相构陷,互相倾轧。大家轮番上阵,在朝廷上作威作福。唯一没有权力的,就是汉元帝本人。

  (萧望之剧照)

  以上就是汉元帝实施“仁政”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纯粹的“仁政”之所以在王朝社会行不通,是因为王朝社会本身就是一种集权社会。这种集权的核心,就是要保证皇帝拥有独一无二的权力。除了皇帝以外,任何大臣拥有这些权力都不行。而且朝廷里面实行民主,大家讨论着做事情也不行。

  皇帝要实现极权,必须要“恩威并施”。通过所谓的“恩威并施”,让大臣们怕你同时又感激你,这样,皇帝的权力才能够集中。

  这一点,可以说汉宣帝是看得最清楚的。当然了,不只是汉宣帝,汉武帝、汉高祖这些都看得很清楚,只不过他们不说,汉宣帝把这话说出来罢了。

  其他皇帝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仁政”,宣扬的也是“仁政”。就算他们实际上实施的是“暴政”,他们依然会说自己实施的是“仁政”。这就是古代王朝社会里集权皇帝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