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作为开国皇帝政绩颇高,为什么知名度不高

日期:2023-11-1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历史上的许多开国皇帝,大家都不陌生。像刘邦、李渊、朱元璋都是电视剧里的常客,他们有勇有谋,开创新时代,留给后世无限想象空间和许多津津乐道的话题。确实,开国皇帝的地位是不同的,因为是开创者,才更让后世仰望。

  不过,在历代开国皇帝中,也有的开国皇帝大家并不是那么熟悉,比如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

  刘秀,在历史上的政绩颇高,能力也非常优秀,能文能武,推动历史发展,深受史学家好评。

  且他对发妻感情极深,待功臣也仁义。他不像刘邦刻薄寡恩,不像朱元璋严肃暴戾,是非常难得有功绩重情义讲仁义的皇帝。

  但奇怪的是,在历史上,他的名气并不大。不仅在开国皇帝中显不出个,有为的中兴之主,比如汉武帝,永乐皇帝风头也能秒杀他。提及刘秀,许多人觉得,名字知道,东汉知道,但刘秀为东汉做了什么,不知道。

  明明刘秀文治武功样样厉害,明明他是历史推动者,功在社稷。为什么他的名气却并不大呢?

  汉光武帝刘秀,生于建平元年(前5),字文叔,汉景帝第六子、长沙定王刘发的五世孙,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虽说刘秀是宗室子弟,但由于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刘秀的父亲刘钦就只能做一个县令这样的小官。而刘秀之所以名"秀",倒不是因为他父亲觉得他是"特别优异"的人,而是刘钦偶然发现自己屋前长了几株长势旺盛的小米,因而将儿子命名为"秀"。"秀"本义是指植物抽穗杨花。

  刘秀出生时,天下环境并不适合他安安稳稳地成长。西汉在几经风雨后,已如同海上的扁舟,经不起波浪,汉成帝时期,外戚王氏就独揽大权,而刘氏作为皇室却愈发堕落。

  等到汉哀帝死后,外戚王莽先是扶持了两个傀儡皇帝,最终按捺不住又自己称帝,建立新的朝代,自此西汉灭亡。

  王莽这位疑似历史穿越者在称帝之后满天下追杀一个叫刘秀的人,他好像知道有一天他的王朝会被刘秀覆灭一般。但他大约历史没学好,只知道覆灭他的人叫刘秀,不知道是哪一个刘秀。

  这也让刘秀暂时躲过一劫,过起了躲避追杀的生活。王莽建立新朝后,虽然试图施行一些政策来缓和社会各阶层间矛盾,但是却并没有解决根本上的问题。

  王莽改革后世争议颇多,但就当时而言改革是失败的。原本支持王莽的人站到了反对面去,一时间王莽众叛亲离,而刘秀也乘着这个机会揭竿而起,扛起反对王莽的大旗。

  然而即使是顶着汉高祖的名义,刘秀在一众起义者中也并不占优势。他不仅缺兵少将,连基本物资都匮乏,甚至连他这个发起人,都只有骑牛作战。

  可境况越是艰苦,刘秀的才华就越是令人瞩目。拿昆阳之战来说,当时刘秀所率的士卒仅约有九千人。而他们要面对的,则是"旌旗辎重,千里不绝"的王莽大军。这军中,还有个能指挥野兽的奇人巨无霸。

  《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刘秀手下)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光武议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为此,刘秀亲自率宗佻、李轶等十三骑,半夜溜出城门去找支援,而让王凤、王常留守昆阳。

  刘秀不仅有超乎常人的勇猛,还有灵活的头脑。当他率领万余援军到达昆阳城下时,王莽大军早已疲惫不堪。因而刘秀先是组织了多次猛攻,不仅打乱了王莽军的节奏,斩杀数千敌军,还极大地鼓舞了手下的士气。之后,刘秀又亲自率领三千人的敢死队,深入王莽军,与城内外汉军配合,一举拿下王莽军的中坚力量。

  这场看起来汉军必败的昆阳之战,就这么在刘秀的拼杀中,以王莽军尸横遍野,王莽失去"百万"主力而告终。而在武功有所成就之后,刘秀过人的政治才华也慢慢展现。

  昆阳之战结束后不久,刘演就被绿林军扶持的更始帝下令杀害。而刘秀察觉到了自己功高震主背后的危机,急流勇退,主动向更始帝谢罪。更始帝本就是迫于局势杀了刘演,面对这样谦卑的刘秀更是心生愧疚,便打消了对刘秀动手的念头,反而将其封为武信侯。

  更始元年(23),刘秀辞别新婚妻子,前往河北做招抚工作。在这里,他得到众多当代豪族的支持,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两年后,刘秀在众人"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的呼声中称帝,建元"建武"。

  众人的呼声是对刘秀称帝之前成就的贴切总结。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刘秀也有着过人的军事成就。虽然他继承的是刘氏自家的天下,但这天下,是他从王莽,从其他地方势力手中夺回来的。这样的功绩,并不会因为不被熟知而被削减价值。

  而刘秀在彻底扫除各地割据实力,统一天下之后,更是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建武盛世"。对于刘秀的为政策略,《后汉书》是这样记载的:"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可见,刘秀为政有着"黄老之治"的遗风。

  为了尽快恢复国家的生产力,刘秀不仅在大方面要求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还在细节上善待开国功臣、裁减冗官。

  由于刘秀早年经历的是民间生活,因而他行事更加"亲民"。用当代学者的话来说,刘秀"对妻子,他是一个好丈夫;对子女,他是慈爱的父亲;对兄长,他是重情重义的弟弟;对外戚,他恩深义重;对故乡,他满怀深情。"而他作为一个建立新帝国的帝王,又有着帝王的手段和英武。无论他是不是人们聊天的"常客",他的光辉,都照耀在历史长河。

  然而,这样一位帝王,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为什么那么低呢?为什么提及刘秀大家总是陌生又熟悉?

  原因大约是缺少话题。

  皇帝和明星一样,需要话题,需要让人记忆深刻的事情,而刘秀和其他知名的皇帝比起来,话题少得可怜,其他皇帝都好大喜功,好开拓疆土。

  秦皇扫六合、汉武帝远征匈奴,这些都是极具话题性的大事件,小说家、影视剧编剧都爱写。当代人想起"封狼居胥",想起"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也会热血澎湃。而刘秀在这方面却非常低调。

  建武二十七年,将领们请求趁匈奴分裂、遭遇天灾人祸之际,派兵远征北匈奴。刘秀却讲了一堆以柔克刚以德服人的大道理,拒绝了将领们的请求。刘秀还教育太子刘庄不要擅动兵戈。窦宪征匈奴之前,东汉都没有大规模用兵。缺少对外军功,自然,刘秀就没有让后世记忆深刻的壮举。

  刘秀的后代和刘秀一样,没什么话题。大家熟悉的皇子大多经历艰苦奋战,比如荧屏暖男四爷和他参与的九子夺嫡,缕缕重提热度从来不减,刘秀的儿子和康师傅的儿子正好相反,和睦、谦逊,大儿子刘强居然"孔融让梨",主动把太子之位让给了弟弟刘庄,于皇家这是好事,但毕竟话题程度不及激烈的皇储之争。

  此外,刘秀的对手同样没有话题度。历史上出名的皇帝,比如刘邦,刘彻,朱元璋,其对手也很厉害,刘邦的对手是项羽,刘彻的对手是匈奴,朱元璋的对手是张士诚,陈友谅,各个厉害,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

  相比之下,刘秀的对手实在没有知名度,刘玄、王郎、刘盆子、刘永、彭宠、张步、公孙述等,没有一个是战争史上太过出名的人物。

  其实,不知是刘秀在历史上存在感低,整个东汉在历史上的知名度都不算高(不包括东汉末年分三国)东汉政治制度继承西汉,并没有进行改革创新。文化思想上,儒家一统天下。老套的制度、保守的思想,让东汉历史很是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