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秦孝公临死前留给商鞅什么密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提到商鞅就不得不提起秦孝公,秦孝公之于商鞅就好像千里马之于伯乐。商鞅的新法在其他诸侯列国都没有得到实施,因为商鞅的变法内容在各种典籍当中都没有完全的一种心法,而这种心法究竟有多少成效谁也不知道,但是秦孝公听完商鞅的变法内容之后却坚定的要支持他。那么秦孝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决心的原因是秦孝公在上台前就曾经对秦国的历史有过回顾。他知道秦国内部年年战乱,已经危如累卵。所以必须要使自己强大,才能够在乱世当中生存下来。而当年商鞅的变法,实际上触动了秦国内部很多贵族的利益,包括老甘龙在内的诸多大臣。
无论是对于改革的保守派还是改革的反对派,都并不支持商鞅的变法,然而秦孝公却以雷霆之势让商鞅迅速在全国实行新政。如果有所成功,那么就归于商鞅,如果有失败他愿意一肩承担。正是由于他这种坚定的觉悟,才使得商鞅变法能在全国迅速推行开来,而这次商鞅变法也没有让秦孝公失望。里面的郡县制对现在都深有影响。还包括对土地以及官员晋升的改革,都确实让秦国逐渐强大。然而在秦国强大的背后,实际上是秦国内部的公族利益受损害,秦国内部的公族实际上权力非常之大。
秦孝公的父亲就因为曾经得罪过公族而被驱逐国,在外流浪20年之久。秦孝公上位之后,公族的势力气焰依然不减,然而经商鞅变法之后公族势力被打压,秦国的权力都尽归秦孝公和商鞅之手。而天下百姓也都遵守商鞅之法,而不知孝公之君在秦孝公。当秦孝公病入膏方的时候曾经留过一条密诏,想让商鞅接替自己的位置。这不禁令人感动为了完成秦国大业,秦孝公甚至不惜将秦国的权力让出去,而只为换得经过这个国家的强大。可以说他也是第一位愿意把自己的位子传给外姓。然而面对着唾手可得的好处商鞅却毅然决然的拒绝了。
在春秋战国时代士为知己者死,对于商鞅来说,秦孝公能够让自己所学得到实现就已经足够了。他对权力并不感兴趣。然而因他变法而损失利益的旧贵族,却时时刻刻想置他于死地,商鞅为了离开这个斗争的漩涡,主动把自己河西兵团的权利交出去打算告老还乡。然而失去军队保护的商鞅立马就成了贵族消灭的目标,终于他们向秦惠文王进谗言,诬告商鞅密谋造反。最终秦惠文王因为曾经做世子的时候,因为触犯刑法,受到过严苛的惩罚,从那起他就一直记恨商鞅。并且在国内商鞅的威信一直要高于秦惠文王于是秦惠文王在继位之初就马上下令将商鞅车裂,灭三族。
然而看到这里其实想杀商鞅的不只有秦惠文王秦孝公也早已想策划杀死商鞅。秦孝公病入膏肓的时候下令将自己的位置传给商鞅,这其实就是一个试探这就好比当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不行就让诸葛亮上位的意思是一样的。而商鞅显然也看出了秦孝公因为自己功高盖主而起的疑心之后,就立马交出了兵权,打算洗清自己的嫌疑,保全自身。可是在秦国取得那么高盛名的商鞅都不被其他诸侯列国所容纳,最终他也因为自己的法制而被抓住。虽然商鞅变法让秦国快速晋升为诸侯六国当中军事实力最强的第一大国,然而在秦统一六国之后便迅速衰败。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商鞅变法成为秦朝灭亡的重要因素。商鞅变法当中有两条对后世的最大的不利影响,就是它弱化了商人的作用和削弱百姓的财富。在商鞅看来,国家的稳定是不需要商人的,因为国家的财富盈利之后,商人就想着做生意,百姓又想着吃喝玩乐,就不会有精力再去打仗,所以秉承着这一思想的秦朝各位国君都举全国之力来发展军事力量。可以说秦朝上下都奉行着军国主义。
然而在秦统一天下之后,就是秦朝已经没有仗可打,所以为了继续掏空民力,秦朝便大兴土木修建类似于阿房宫这样的建筑物,修长城继续跟北方戎狄作战。这样的做法显然不是守城的做法,当时的秦朝应该具有仁义的儒家政策,安稳民心,休养民力。但是始皇帝却推行平坟书坑儒,大力打压儒家学说,最终也使得秦朝内部民怨四起,最终在农民起义的浪潮当中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