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吴三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朝内部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自成、张献忠,但是,他们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明朝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则是外部的满清军队。
在山海关之外,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不断壮大,与明朝在边境上发生了许多的战争。最终,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选择“弃明投清”,致使满清军队得以顺利进入山海关,自此,八旗骑兵入主中原,夺去了明朝的江山。
然而,吴三桂既然已经投降了清朝,又为什么会在晚年与耿精忠、尚之信起兵反叛,造成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呢?
自古以来,权力和地位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诱惑,从小出生在官宦之家的吴三桂,不仅拥有着比别人更加优越的身份,还有着聪明、智慧的头脑,更有着一身的本事。所以,年轻气盛的吴三桂,在正值壮年的时候,就被明朝的崇祯皇帝封为了山海关总兵。
在清军进入山海关之后,由于八旗子弟的力量不足,清朝的统治者不得不依靠明朝的官员使南方得到安定。在明朝官员中,吴三桂就是最荣耀的一个,也是功劳最大的一个。在清朝统治者取得天下之后,就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让他掌管云南,对地方的行政和军队都由其控制。
与此同时,吴三桂壮大的势力,与康熙时期的清朝形成了一种势均力敌的局面。根据史料记载:生活在云南的吴三桂,拥有着足够的粮食,手下还有五十三个将军,一万二千名绿营军和一万名人丁。甚至,吴三桂的部下王辅臣和李本深,都分别担任了陕西提督和贵州提督。
除此之外,在吴三桂镇守云南的时候,清朝的统治者就允许吴三桂自己处理地方事务。云贵地区的所有政府官员,都受吴三桂的管制。而且,吴三桂对这些官员,还有任免的权力,这种权力则被称之为“西选”,吴三桂选出的官员则被称为“西选官”。
当吴三桂的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西选官”被任命到全国各地就出现了“西选之官遍天下”的说法。
除了任命官员,吴三桂还私下垄断了矿山和铸币,这也被称为“西钱”。但是,这些“西钱”并不是用于支付下属的工资。云南省每年官员的俸禄高达900万两,这都是朝廷出钱,如果,加上广东、福建和江西,每年则需要2000多万两的支出,这大约是清朝财政的一半。
如此庞大的的割据势力,已经挑战到了康熙皇帝的底线,最终,康熙皇帝决定“削藩”。公元1673年,康熙皇帝让尚可喜,从广东撤军。吴三桂听后,感到非常的不安,就连忙上奏康熙皇帝请求撤兵,以此,来刺探康熙皇帝的意图。
本来,吴三桂想着康熙可以挽留一下自己,同时,吴三桂也表示自己绝对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没想到的是,康熙皇帝竟然顺水推舟,答应了吴三桂的撤兵请求,并下旨:让吴三桂撤到山海关以外。可以说,吴三桂在接到撤兵旨意之后,完全陷入了蒙圈的状态。
但是,吴三桂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计划,他立刻暗中部署兵马,并联系自己以前的部下,然后,控制了邮路准备起事。
同年十一月的时候,吴三桂自称“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之后,他们不仅杀害了云南巡抚朱国志,还号称拥立前明的“朱三太子”兴明讨清,自此,他就联合了尚可喜等人正式起兵造反,“三藩之乱”就此爆发。
在吴三桂起义初期,许多汉人想起了前明王朝,于是,纷纷回应了“朱三太子”的旗号。此外,吴三桂通过遍布天下的旧部,一段时间之内吴三桂的军队所向无敌。短短的几个月,吴三桂就迅速拿下了云贵,进入了湖南,夺得了长江一带。
与此同时,孙延龄在广西反叛、耿精忠在福建反叛、吴之茂在四川反叛、王辅臣在宁羌反叛、甚至,tai wang的郑经,也渡海西征,进入到了福建。面对如此之势,清朝的军队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就在吴三桂的军队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吴三桂却不想渡江北上。
此时,有人猜测:吴三桂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云南大本营,一旦战事有所不利,他就准备退到云南以求自保;还有人猜测:他是担心吴应熊,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亲儿子丢了生命。虽然,世人都不知道吴三桂到底是怎样想的,但是,长江已经成为了吴三桂命运的转折点。
然而,就在吴三桂迟疑的时候,康熙则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
首先,康熙集中所有的军力对抗吴三桂,对其它反叛势力则以招抚为主。最初的三藩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他们各自为政,而此时,耿精忠因为郑经的纠缠,根本没有其他兵力来对付清朝的军队。1676年,清军征服延平,耿精忠无奈之下,只能投降了。面对这种情况,广东的尚之信,决定利用自己在广东的力量,看情况再出手。
这样的结果,康熙不仅可以解决东南地区的问题,还可以一心一意地对付吴三桂。对于吴三桂,康熙则运用了自己的计谋,他先是劝降了吴三桂的部下王辅臣,然后,再进一步瓦解吴三桂的势力。其实,就算没有王辅臣的叛变,此刻的吴三桂也是非常苦恼的。吴三桂的实力有限,而与清军的战斗,却是一场长期的消耗战,他也是有苦难言。
并且,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之下,吴三桂又做出了一个让世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那就是:在1678年,吴三桂竟然在衡州称帝,国号为“周”。这样一来,与他之前提出的“兴明讨虏”,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终,导致战争更不利于吴三桂。同年秋天,吴三桂因病去世,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撤退到云南。
1681年,昆明城破,守将胡国柱阵亡,郭壮图自杀,吴世璠自刎,妻子郭皇后投缳,残部6700余人投降。吴世璠的首级及夏国相、马宝等人被押解到北京。最终,“三藩之乱”,在历时数年之后,画上了一个血腥的句号。
纵观吴三桂的一生,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