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章为什么活活把自己的父亲饿死沙丘之乱透视的人性之恶

日期:2023-11-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沙丘之乱透视的人性之恶:儿子赵章居然把父亲赵武灵王活活饿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子赵章,是赵武灵王的长子,与其高祖父赵敬侯重名。作为父亲的嫡长子,他是自然的君位继承人,最后竟然落得个身死早逝的下场,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一、得位

  公子赵章,父亲是赵武灵王、赵国的正宗公子出身,母亲是赵武灵王的夫人,出身于韩国王族,是韩国的公主。公子章生下来是嫡长子,凭借着这样的出身,可以说,他是自然的大位继承人,生的就是这样的好命。

  公子章的母亲,是韩宣惠王(称王前是韩威侯)的女儿。赵武灵王赵雍在即位之前,曾经在韩国做质子,是维系韩国和赵国睦邻友好关系的纽带。赵雍自幼聪颖、懂礼节、识大体,深受韩国君臣的赏识。

  赵肃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6年),肃侯去世。作为太子的赵雍还在韩国做质子,由于赵国此前几代君主交接时都发生过内乱,所以赵雍想寻求外援,希望韩国伸出援手,帮自己顺利继位。

  当然了,“无利不起早”,为了争取韩国的支持,赵雍除了承诺自己即位后继续保持与韩国的友好关系外,还向韩王求婚,表示想与韩国公主结秦晋之好。韩王本来就很喜欢赵雍,对此当然是乐见其成,就点头了。

  韩王认为公主年龄尚幼,而赵雍也只有十五岁,就与之约定五年之后再送公主到赵国大婚。在韩国的支持下,赵雍顺利回到国内继承君位,成为赵武灵王。而后,又是在韩国的大力支持下,顺利使不怀好意的魏、楚、秦、燕、齐五国“奔丧”军队退回。

  正因如此,赵武灵王五年(前321),韩国公主嫁到赵国后,就被册立为正妻夫人。大约一年后,夫人韩氏生下了赵武灵王的嫡长子,取名为赵章。

  赵章生下不久,被册立为太子,成为赵国合法的大位继承人。

  二、失位

  赵章的青少年时期,是他的一生中度过的最幸福的时光。上有着父母的宠爱,下有着一帮子臣下、奴仆的照料,还有着父母为他挑选的饱学之士做师傅,接受到了当时最好的贵族教育。虽然公子章青少年时期很幸福,但是养尊处优的生活也养成了他奢侈、辟邪、古怪的习惯和性格。

  如果时间就这样悄悄的流逝,直至父亲年老故去,他可以顺利继位,成为赵国新一代的君主,可惜的是,他的太子之位并没能保住。

  他的失势,开始于母亲的早逝。大概在他十岁的时候,母亲走了。母亲走时还是瞑目的,毕竟自己的儿子已经是太子了,若干年后就会是赵国的君主,虽然她走了,但很欣慰。

  母亲死后,公子章还是能得到父亲的关爱,而且父亲一直注重培养他,让他处理政务,还在军中任职,熟悉作为一个君王应该熟悉的事务。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前305年),赵武灵王带军攻打中山国,公子章率领中军,夺取了鄗城和东垣,立下战功,为父亲所赞赏。

  尽管如此,公子章的好日子却越来越少了。

  夫人死后,赵武灵王于十六年(前310)纳娶了大臣吴广的女儿入宫,后册立为夫人,是为吴娃。吴娃深受赵武灵王宠爱,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在宫中地位极高。

  是人都会有私心,吴娃也不例外。她从不张嘴求赵武灵王为她或家人办事儿,从未干政开后门,这一点儿让作为君侯的丈夫很满意,满意到愧疚于她的地步。

  这个吴娃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她之所以从不求赵武灵王办事,是因为心里一直在盘算着一件大事。终于,在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前301),她临死前,求赵武灵王改立她的大儿子赵何做太子。

  赵武灵王望着她乞求的泪眼,想着佳人即将香消玉殒悲痛欲绝,哪还管什么理智不理智,当即就点头了。吴娃泪眼含着笑闭上了。

  随后,赵武灵王就宣布改立赵何为太子,而赵章的太子之位被废黜。这年,赵章大约有二十岁。当了十几年太子的他,在这一年失去了储君之位。在这个年轻气盛的年纪,他内心的不满与愤恨可想而知

  三、夺位

  被废黜储君之位后的公子章,在不解、不满、不甘中度过了一生中最难、最苦的一段时间。后来,他渐渐的想开了许多。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赵武灵王传位给太子赵何,赵何继位成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成为主父,见作为哥哥的公子章向弟弟赵何行礼,他心里不是味儿,觉得实在是愧对了大儿子,也对不起早逝的夫人韩氏。

  赵惠文王三年(前296),赵武灵王率军攻灭了中山国。为了补偿公子章,赵武灵王把大儿子封到代郡做安阳君。此外,还让田不礼担任安阳君的相。

  田不礼原是齐国人,后来到宋国做官,受宠于宋康王。宋康王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将田不礼安插到赵国朝堂。他到公子章身边后,极力鼓动公子章起来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公子章对于权力和王位的渴求欲,就这样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

  不久,主父也来鼓动公子章起来争权夺利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主父提前退位的意图是,赵王主政国内,他可以放开膀子征伐四方,成就一番大业,却不料赵王何也是绝顶聪明的主儿,在一帮子大臣的支持和引导下,很快适应了君主之位,将国家大权紧紧握在了手中。

  主父心想坏了,这不是他要的结果。既然如此,他就想把国家一分为二,俩儿子一人一半;可是,这种分裂国家的做法,遭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反对。于是,他就想让俩儿子起来斗争,当斗争到一定程度,肯定会有人请他出面协调收拾局面,可趁机将国家大权夺回来。毕竟此时的主父才四十来岁,正当壮年,还是权力欲较强的时候。

  有了主父的支持,公子章顿时雄心勃勃、信心百倍,开始了变主父需要的假斗争为自己的真夺位,在朝中拉拢了一部分朝臣,开始同弟弟赵王对着干。

  山雨欲来风满楼。双方剑拔弩张磨刀霍霍,终于在赵惠文王四年(前295)的沙丘,斗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场血雨腥风降临在了赵国的土地上。

  在沙丘,主父与公子章住在一个行宫,赵王住在另一个行宫,中间距离大约三里地。这天晚上,公子章和田不礼密谋,打算以主父的名义骗来赵王杀掉,然后劫持主父,让其恢复公子章的太子身份,之后,公子章正式即位为王。

  三朝重臣肥义十分忠心于赵王,他怕赵王去有什么闪失,就决定自己先去探探路,结果被杀了。消息传到赵王这,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传命将军高信、信期等人,立刻行动起来,一同御敌。

  公子章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就率军来攻打赵王所住行宫,但由于高信等人早有防范,没能攻进去。双方就在行宫外展开了激战,进行到拂晓,仍不分胜负

  正在此时,得知消息的公子成和李兑率领大部队前来勤王。公子章、田不礼率部舍命搏杀,但在对方优势兵力面前还是兵败了,被迫逃回主父所住行宫。公子成等人带军包围主父所住行宫,冲进去杀掉了公子章、田不礼等人,怕主父治罪,就下令:“后出者杀!”奴仆们竞相逃命。然后,他们将主父一个人继续围困在行宫里,三个月后活活饿死。

  公子章夺位失败,这回不仅丢了安阳君爵位,还丢了身家性命,真是何苦来哉?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也不能全怪年轻的公子章。他从小就被册立为太子,作为君位继承人,是赵何夺走了他的继承权,他想夺回来,这也合情合理。作为父亲,赵武灵王将本来是大儿子的王位让给了二儿子,二儿子即位后,他感觉国家大权都被二儿子掌控了,自己心有不甘,又想夺回来,就鼓动大儿子起来与之斗争,想坐收渔人之利,走的真是一步险棋,更是一步臭棋。

  无论是祸乱国家,还是分裂国家,往往都是不得人心的。赵武灵王的悲惨结局恰也证明了这一点。

  公子章,被杀时年仅二十来岁,原本想借力打力,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为了父亲和弟弟进行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真是可悲、可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