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拥兵百万,看见崇祯自缢为什么见死不救?

日期:2023-11-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自缢前曾召各地兵马勤王,左良玉拥兵百万,为何却见死不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要说有骨气的皇帝,从秦始皇到溥仪两千多年的帝王史上,崇祯算是为数不多的一个。

  这里的问题是,这样一个,有骨气,有担当的皇帝,为何会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而手下的握有大量军队的左良玉却没有前来救驾?

  面对国破家亡,毅然赴死的崇祯

  1944年一月,李自成从西安称帝,然后浩浩荡荡从西安杀向北京,由于行军太过顺利,不到三个月,农民军就打到了北京外围,崇祯下诏天下兵马勤王,在李自成到达北京之前,只有昌平总兵唐通因为距北京较近,来到北京驻防,结果却在阵前不战而降,北京城最后不攻而破,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没有选择投降,也没有选择与李自成谈和,而是选择了一个较为体面的死法,在北京煤山自缢而亡。

  按理说崇祯是无缘于皇位的,只不过他继承皇位的兄长,也就是天启皇帝去世时膝下无子,崇祯才捡了一个皇帝当当,成为明朝继朱棣、朱祁钰、朱厚熜之后又一位以王爷身份登上皇位的皇帝。与杀伐果断的朱棣、临危受命的朱祁钰、乃至御人有道的朱厚熜不同,崇祯这位信王资质不高、性格不够坚毅,因为不是皇储也没受到名师传授治国之道,执政时也没遇到于谦、张居正这样能匡扶大道、挽大厦之将倾的臣子辅佐,这一些列的缺陷不足,导致了崇祯执政的悲哀。

  崇祯自缢只是一个结果,而造成这个结果的过程却都被忽略了,大家看到的结果很壮烈,却不知道,这个果是他自己早早就种好的。

  只要崇祯南迁,就可以摆脱危局,为何崇祯迟迟不肯呢?

  崇祯的用人之道是:有功不赏,做错事就找人来背锅。其实他有好多可以翻盘的机会,但是呢,他通通拱手让人,我们来说一个典型的例子。

  1644年,崇祯想要京都南迁,其实当时南迁对大明是十分有利的,历史上也有很多南迁的例子,明朝时期实行双京制,南京本来就是明朝的发祥地,从北京到南京,虽然有一点消极逃避的意味,但也是战略转移。

  从逃跑路线上来说,当时明朝的威胁在西北和东北,如果向东南而下,凭借长江天堑,偏隅东南,延续国祚未尝不是一种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之举。但是南迁的进程迟迟没能推进下去,说崇祯不怕死,那是扯淡,崇祯也想南迁,问题出在晚明以来的形成的内阁制度,皇权无形当中也被分割了不少,假如这个时候内阁提出南迁,崇祯点头,那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了。

  当时崇祯找来了内阁首辅陈演,想让他在会议上提出迁都的建议,但陈演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第二天的会议上,崇祯问道群臣的建议时,陈演只字未提迁都的事。大臣都不傻,知道崇祯心里念的什么咒,谁提出这个逃跑方案,就等于背上了逃跑的骂名,到了南京,崇祯势必要甩锅的,那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这样的前车之鉴是一车一车的。

  崇祯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而且他患得患失,疑心病很重。他虽然是很勤奋,可惜用错了地方,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有时候还会起到反作用。

  左良玉是明朝将领,为何对崇祯的命令置若罔闻?

  可以说在明朝末期,左良玉的军队,肩上扛起了大明江山的一角,左良玉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左良玉童年凄苦,父母早亡,他是跟着叔父长大的,也没什么机会读书,长大后便参军打仗,因为头脑灵活,善于谋略得到提升,也因为出身底层,善于与人打交道、收买人心,得到了士兵的拥戴,明朝危在旦夕的时候,左良玉的军队已经是明朝最有力的生命军了。

  作为明末大将,左良玉的战斗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也并非常胜无敌的那种,他最要命的克星就是闯王李自成,每次遇到李自成,左良玉都会拼命逃窜,也不知道唱的哪出戏。

  在李自成要打进北京的时候,崇祯号令天下兵马前来勤王,其中最为翘首以盼的就是左良玉,结果左良玉却磨磨唧唧,迟迟不发兵。

  见此情形崇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为了劝左良玉出兵勤王,崇祯许其为南宁伯,世袭罔替,且将武昌的军权一并下放,从此我崇祯是大明的皇帝,你左良玉就是武昌的土皇帝。得此承诺,左良玉这才制定出一份出兵计划,可是这封计划书还没到京城,京城就被李自成攻破,崇祯帝自杀。

  面对十万火急的崇祯,左玉良为何犹犹豫豫,迟迟不肯发兵呢?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似乎左良玉是想要崇祯的好处,给他加官进爵,没有谈不拢的买卖,只有谈不拢的价钱,实际上真的不是,左良玉压根就不想救崇祯,甚至,他有点恨这个朝廷。

  左良玉对明朝中央的不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武将的左良玉在明朝一直遭受来自文官集团的打压。前文已经介绍,左良玉并非文官出身,而是通过军功逐渐被提拔为将领的,而明朝最流行的一件事就是文官掌兵,我们现在熟悉的大部分明朝将领,比如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杨嗣昌等人,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将领,他们都是进士出身的文人,真正武将出身的人,都是备受打压的。

  可以说,明朝的文官政治相比于宋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左良玉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中,对在战场上乱指挥的文官,自然是深恶痛绝。当然,这也表明了明朝文官政治的合理性,通过正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文官,对朝廷是忠心耿耿的,他们都抱着为国捐躯,必死之心的,而武将则没有受过这样的教育,因此,忠君思想十分单薄,自然就不肯卖命了。

  另一方面,对于掌握地方军事将领的人,崇祯一贯的选择不信任,这也是左良玉反感崇祯的重要原因,曾经左良玉也屡屡与农民军交手,为朝廷卖命,结果崇祯还对左良玉十分怀疑,在左良玉打了胜仗之后,竟然不是前去嘉奖,而是派宦官来监军。

  等到清兵兵临城下的时候,左良玉前去勤王,结果左良玉还没有到京城,清军撤退了,崇祯连表示都不表示,就让左良玉哪来回哪去,当时左良玉就暴跳如雷,自古大军一动,朝廷就要给拨款,崇祯倒好,来个一毛不拔

  左良玉打了胜仗,崇祯不给升官,左良玉在巅峰的时候,拥兵三十万,官职却只是一个总兵,然而当左良玉吃了败仗之后,崇祯立即连贬左良玉三级。

  在左良玉与李自成交战的过程中,左良玉也有剿灭李自成的机会,但是预感到,彻底平乱后,自己也会兔死狗烹,因此,剿匪时并不卖力。

  可以说,左良玉并不看好明廷,认为明朝被推翻是迟早的事情,与其跟着不靠谱的皇帝瞎折腾,不如静观其变,等天下有变的时候,做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

  总体上来说,崇祯对大臣的严苛,使得明朝将领在国破山河的时候,大多都选择了自保,真正为他卖命的,比如袁崇焕那样的,已经被他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