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如果吴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关,明朝还能延续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1644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那年4月,一个薄暮尘起的傍晚,在枹鼓不绝声中,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决意献城。
从此,关外的清军长驱直入,攻入京师,享国近300年的汉民族政权,就此灭亡了。汉族中国人,也迎来了268年的异族政权。以大屠杀立威,靠奴化民众精神施行高压统治,这个治国理念是贯彻满清始终的,并且作为伟大传统被继承了下来。
只是,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厘清的:如果吴三桂不献出山海关,清军就永远无法踏足中原,进而夺取政权么?
答案显然不是的。他在死守山海关,骨头埋在那里,也无济于事,根本改变不了明亡、清立的即成事实。
一者,早在崇祯17年3月,也就是吴三桂放弃抵抗的月前,当天良未泯的他准备驰援京城时,才走到半路,帝京就已经被李自成攻下,崇祯也已吊死,大明等于宣告倾覆。明之亡,首先是其内肌体已溃烂,是先亡在内部,清坐收渔翁之利。
其二,更为重要的是,从当时情势看,吴三桂镇守的山海关,只是清军入关最近的路线,而非唯一的路径。在此之前,满清已有5次,从西面大举入内,攻打明朝。比如,1629年皇太极由热河攻陷蓟州,并且使反间计除掉了袁崇焕;1638年多尔衮、岳托分别从青山关、墙子岭进入 河北,攻占1府3州57县,史称掳男女50余万而归。
也就是说,当年的山海关,或者就是长城,其实都并非是唯一能抵挡八旗兵勇的屏障。满清大军一度纠结在山海关,其实质,无非是清军想速战速决,同时在那观望局势而已。
而吴三桂,有些人说他一人决定了3个王朝的历史,未免夸大其词。正确的说法,当是没有吴三桂的卖主求荣,清军不大可能在短时内突入中原,损兵折将不会在少。吴确实是他们入关的头等功臣。
在这场关内外的战役中,山海关的作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至少它的失守与否,不是胜负决定因素,连关键都说不上。
从实例上看,约300年后的人民解放战争,也遭遇上了类似境况,是绕过山海关照样夺取胜利的。当时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在山海关放了一个军的兵力,解放军也并非自山海关儒关,而是取当初皇太极差不多趋同的路线,由热河通过西面的冷口关、喜峰口,横跨长城,顺利挺近华北的。
而那会,国民党山海关守军发现华北野战军是从热河入关,也是惊慌失措,害怕被包抄,赶紧撤退天津。1948年与1644年,是隔了304年之遥,但是地形、局势并没差异多少,以今推古,我们多少可以臆测当初明清对垒局面,甚至还有吴三桂的处境问题。
且实际上,我们还知道的是,崇祯吊死煤山之后,如果不是吴三桂突然放弃抵抗投降,满清的王公大臣会议,其决议本就是采纳另一个人渣洪承畴的主张,不走山海关,轻装简从,尽可能迅速地西经蓟州、密云直抵京城,然后将李自成大军包围歼灭的。
只是出征第六天,多尔衮意外遇到吴三桂派遣的乞降密使,才改变了主意,在更便利的山海关,一决雌雄胜负。这些状况,王霜州先生的那篇《细说清军入关之战》已经说得很明白,本文也参考他很多意见。
所以说,吴三桂这个人,说是“汉奸”没问题,说他是乱世魔鬼都差不多,为一己荣华富贵,大肆屠杀同胞与同志,后半生走的就是“屠夫之路”。但是,明亡的责任他确实一个人背负不起。
更为重要的是,我一直认为,凡事“物必先自腐而后虫生”,明亡首先是自己实在溃烂的不行了,没有李自成也必有李他成,没有满清也会有满浊蜂拥而上。明后期,是彻底失去民心了。民心一关能守,万夫莫敌;不然一千个巍巍峨峨的山海关又如何,照样溃于蚁穴。这是汉人贾谊《过秦论》第一段就搞清了的。
明亡的悲剧,首先该检讨、该反省的是自身。当权者治国无方、为官者贪腐成蠹、机制上视民如敌、既得利者作威作福、连知识分子也都没有了良知,士大夫们突破底线地不要脸。朱门酒臭,路皆饿殍,幸福感只存在于权势阶层,这样的国度早晚要亡,不亡也没天理。
明亡的账,该主要算在大明自己身上。满清也好,吴三桂也罢,他们只是大明崩塌的最后推手。他们只是残暴,该受永远的谴责,而非推翻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