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长平之战赵王为何临时换帅?真的是中了“反间计”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260年,秦国迎来了统一六国中最关键的一战——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过程是这样的:秦派大将王龄攻赵国长平,赵遣主将廉颇迎战,廉颇坚守不出。秦使反间计,说廉颇老了,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王信了,以赵括替下廉颇。秦国一看计成,立即启用战神白起替下王龄,赵括主动出击,中了白起的埋伏,结果赵军被困46天,突围不出,主将赵括战死,40万士兵被坑杀。
这是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的长平之战的基本情况,看得出来,对于长平之战的结果,司马迁特别强调主帅的作用。好像长平之战秦国的胜利,完全靠白起;赵国的失败,则完全是因为赵王的临阵换帅。
可真的是这样吗?
赵王为什么要换帅?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换成了只会纸上谈兵,没有作战经验的赵括,真的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吗?我看不是。真实的情况是:赵国没有足够的粮草来支撑这场战争。
何以为证?廉颇为证。
廉颇在长平之战前期,曾在今天山西省高平市米山镇的大粮山屯粮。因为赵军粮食不足,又不能让秦军知道,廉颇便在大粮山西部山腰用芦席和牛皮,修筑起很多粮仓。粮仓中有一些装的是粮食,更多的装的却是米粒大的黄沙,叫着“以沙代粮,积粮成山”。当时秦军就驻扎在对面,一眼可以望见,廉颇就是想以此来迷惑秦军,让秦军知难而退。
这是多么无奈的举措!真是难为猛将廉颇了。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赵国作为一个东方强国,为什么会缺粮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赵国面积较小,地理位置又偏北,土地质量差,粮食总量提不起来;二是因为赵国一直对农业都不够重视,他们推行的是农、工、商并举的政策,还特别重视工商业。这样的政策现在看是好的,可以使各行各业均衡发展,可是并不适合战国时代,因为一旦发生旷日持久的战争,粮食的供应就显得捉襟见肘。粮食,可是战争的生命线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王才决定与秦军进行“速决战”。
尽管廉颇的"坚壁"在战术上是正确的,但它并不符合赵国“粮草缺乏”的现实,所以,赵国只能换将,换一个愿意主动出击的“速决战”将领。于是,赵括成了主帅。
那么,赵括的主动出击会有胜的希望吗?没有。因为赵、秦两国军事实力相当,赵国虽骑兵厉害,却不具备压倒的优势,如果赵国猛冲猛打暂时获胜,秦国便会坚守,把速决战拖成消耗战。一旦形成消耗战,赵国就无力回天了,因为那是它的死穴。
所以,粮食的缺乏,决定了赵国无论用哪种方式,都会败。当然,前提是秦国粮草充足。
再来看看秦国,秦国有没有粮草方面的困惑呢?
基本没有!
90多年前,秦国的有为之君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我们来看看商鞅变法中关于农业的内容:
第一,重农抑商。秦国不像赵国那样,让老百姓想干啥干啥,秦国要求他们的老百姓,要么从军,要么种田。这一政策,将秦国绝大部分人驱赶到农田,为粮食的生产提供了人力的保障。
第二,奖励耕织。商鞅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去徭役和赋税。这一政策大大调动了秦国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第三,实行土地私有制。你开垦的荒地,就是你的了,还不令人高兴吗?这一政策除提高积极性外,还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一言以蔽之,商鞅变法,将秦国生产粮食的潜力基本都挖掘出来了。
再想想,从商鞅变法的前356年,到长平之战的前260年,一共96年时间的积累,秦国有多少粮食?按照《史记》的说法,“秦富十倍天下”。
所以,长平之战,根本就是粮草之战,综合国力之战。而秦赵两国综合国力之差异,并非是公元前260年形成的,而是在前356年商鞅变法之后,就开始形成了。
如果单单只看《史记》,我们容易形成误解,以为两军交锋,将帅第一重要。殊不知,站在两军背后的真正决定成败的巨人,是综合国力;将帅所起的作用,不过是将己方综合国力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而已。
所以,一国之军事,综合国力的建设比将帅的培养更为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平之战秦国的胜利,白起的功劳远远比不上贡献了商鞅变法的商鞅,秦灭六国的所有战役之胜利,商鞅都应功居第一。
反过来,赵国的失败也不怨赵括,应该怨历代赵国国君改革不力,导致综合国力不强。此道理,古今无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