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谡听从王平的建议,街亭还会失守么?那得问张郃答不答应

日期:2023-11-1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如果马谡听从王平的建议,街亭还会失守么?那得问张郃答不答应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虽然有着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但总的来说,三国再精彩也还是一个乱世。乱世的主旋律还是战争,所以说波澜壮阔的三国时期是由一次次大的战役和中间的一次次小型战争组成的。三国时期最知名的战争应该就是赤壁之战了,除此之外,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也是影响三国局势的重要战役。在这些战役中,精彩的战略布局和武将的英勇表现让读者和观众热血沸腾。但是在三国时期最牵动人心的战争应该就是诸葛亮的北伐战争。

  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是诸葛亮一生的愿望,诸葛亮为此也是病死在五丈原,也可以说是累死在五丈原。这样一个伟大人物为了理想和责任而进行的一系列战争,自然是让喜欢诸葛亮的人们心神萦绕。而在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中,最让人们惋惜的就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痛失街亭了,因为那是诸葛亮历次北伐中,形势最好的一次。从此之后,诸葛亮再也不能对曹魏政权产生威胁了。小编一直在想,如果当时马谡听从了王平的建议,街亭还会失守么?

  诸葛亮为什么出兵北伐呢?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成为了蜀国的实际执政者,但是因为刘备的去世,蜀国陷入了内乱之中,诸葛亮用了数年的时间才平定了蜀国的内乱。按照我们的想法,诸葛亮应该窝在益州发展自己的实力,为何诸葛亮着急去进攻魏国呢?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自古以来王业不偏安,如果诸葛亮只是一心经营益州的一亩三分地的话,虽然可以保证蜀国不会在短时间内灭亡。

  但是与此同时,魏国也在迅速的发展,蜀国和魏国两者之间的土地人口相差都非常大,这样随着时间的增长,魏蜀两国的实力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什么有史以来,很少有地方的政权最后统一了全国,基本上都是北方的中原政权笑到了。所以诸葛亮才会迫不及待地进行北伐,希望在战争中寻找良机。第二点原因就是转移蜀国的内部矛盾。因为蜀国虽然仅仅只有一州之地,但是国内党派林立,矛盾比较多,诸葛亮为了缓解和梳理这些矛盾,所以采取对外战争。因此诸葛亮发动了自己的第一次北伐。

  因为刘备去世之后,蜀国乱成了一团。而诸葛亮在蜀国前期并没有什么知名度,所以魏国对于诸葛亮执政并没有提高警惕,反而把蜀国当成了一个没有威胁的地方政权。而是把吴国当作自己的重点进攻对象。所以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国没有丝毫的防备,这就导致了陇西六郡之中有三郡投降了诸葛亮。而曹魏政权连忙派大将张郃带领5万大军支援,而诸葛亮则派遣马谡带领一万五千人抵抗。

  在街亭之战开战前,诸葛亮手下的将领是希望魏延等人担任先锋的,但是诸葛亮却派了自己信任的马谡,最后,诸葛亮将抵抗张郃的重任交给了马谡,而诸葛亮也派了另一名老将王平来辅佐马谡。但是因为马谡不听王平的劝告,选择了放弃水源,登山据守,所以被张郃带兵包围。因为水源的缺失,导致了马谡军中士气大落,最后被张郃击败,诸葛亮也不得不退回到汉中。而马谡也因为街亭之失被斩首。那么街亭之战的失败,真的是马谡的原因吗?如果马谡当时听从了王平的建议,是否还会有转机?其实在小编看来,街亭之战的失败主要是诸葛亮的用人问题,以及诸葛亮低估了曹魏大将张郃的军事才能,所以才会导致了街亭之败。

  首先,按照诸葛亮的计划,诸葛亮是打算让马谡守街亭以东60里的陇抵,那里的地形险要,只要防守得当,即使马谡兵少,也可以确保无虞。但是张郃率先带领了一万轻骑兵,日夜兼程,赶在了马谡的前面到达了陇抵,所以马谡才不得不退到了无险可守的街亭。而后张郃的大部队逐渐赶到,马谡也就没有了获胜的机会了,因为马谡只有一万五千人,如果当时马谡趁着张郃的一万轻骑刚刚赶到陇抵的时候,能够殊死一搏,那么事情还有转机,但是马谡却选择了撤退,这就让马谡陷入了被动之中。

  而后,马谡在街亭的防守也出现了问题,其实马谡据山而守,算不上什么大错,自古以来就有这样做的并且成功了的案例,只是马谡低估了张郃,张郃若是一个普通将领,那么马谡是有机会获胜的,但是张郃是当时名将,所以马谡也就只有兵败逃走了。如果当时马谡按照王平的建议,在道路中央据守。那么马谡面临张郃的五万军队,基本上是没有胜利的可能,只是坚守多久的问题。所以街亭并不能拦住张郃。

  而且我们还可以发现蜀国的部队不止马谡一路,除此之外还有魏延,赵云,张翼等人驻守着各个据点,但是张郃却选择了兵力最多,但是实力最弱的马谡下手,不得不承认张郃的军事才能是十分强的,也难怪诸葛亮后来如此忌惮张郃。所以说,无论马谡是否听从了王平的建议,街亭之战的成与败都在于张郃,如果张郃是一个平庸的将领,那么马谡屯兵山上,和王平的部队相呼应,未必不能击败张郃,但是张郃并非庸将,所以街亭能否守得住?那还得看张郃答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