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庞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在向刘备推举人才时有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足以见卧龙和凤雏的才华。相比起“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演义中,其事迹与形象都与诸葛亮相去甚远,而且短短一生中也缺乏足够多的故事,反而颇有一些神秘色彩,很多人只知他是深受刘备信赖的谋臣。
事实上,庞统乃是刘备阵营的重要谋士,其生前地位并不逊于诸葛亮。早在“赤壁之战”时,庞统就曾依周瑜之计向曹操献“连环计”,为曹操最终的失败埋下伏笔,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大战之后,刘备占据荆州,领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守耒阳县令。然而由于不理县务,庞统被刘备下令免官。鲁肃特地写信给刘备,指出庞统不是百里之才,加上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说“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刘备这才召见庞统,结果一番交流之后发现确非常人,于是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后来还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经常随刘备一同外出征讨。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今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时不幸被飞箭射中,随即逝世,时年三十六岁。虽然庞统的人生非常短暂,然而仔细处理下来,却发现有诸多可疑之处,通过这些疑点,我们或许会得出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庞统的真实身份极有可能是东吴安插在刘备身边的间谍。
首先,庞统来到刘备帐下的过程十分可疑。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庞统最初并不是刘备身边的谋士,乃是鲁肃推荐给周瑜的。当然,庞统也确实成为了周瑜的得力助手,对“赤壁之战”的胜利至关重要。立下大功之后,庞统完全可以加官进爵,但他却并未留在东吴,而是辗转投奔到刘备帐下,这于情理不合。此外,吴国重臣鲁肃也曾经向刘备推荐过庞统,他说到:“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与诸葛亮的态度十分相似。
这样的举动显然令人感到困惑。鲁肃作为吴国重臣,对东吴可谓是忠心耿耿,他与都督周瑜的关系也是十分紧密。在“赤壁之战”已经验证庞统惊艳才华的情况下,鲁肃还会将其推荐给潜在敌人刘备吗?要知道,“赤壁之战”之后,孙刘两家失去了共同的大敌,双方关系可谓是急转直下,在鲁肃眼里,刘备必然会是未来的敌人。这种送给敌人天大好处的事情显然是有着更深层次的隐情的。
其次,庞统的西进策略十分牵强。他向刘备提出的计策十分简单,占领西川并固守,以割据一方,同时他对于这个方针保持着一种急迫的心理。其实在当时,以刘备所率军队的力量,急于冒进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刘备此时还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拿下西川。以庞统之才智,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因此他的举动也不符合逻辑的。
最后,庞统之死的过程十分可疑。庞统一意孤行,向雒城快速进军,最终遇到埋伏阵亡,史料记载“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根据原文对此事的记载,不难发现,庞统在出师不久之后就离奇中伏并且被射杀在落凤坡中。由于庞统行军的路线是小路,虽然能更快前进,但却也极易受到埋伏,偏偏庞统似乎对自己的进军路线特别自信,乃至于没有提防伏兵,这种连普通武将都能看出的危险,却被庞统自动忽略,这实在令人生疑。
总之,我们从《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记载里,都能看出庞统在投奔刘备之后的种种可疑举动,我们于是可以作如下的设想——庞统根本就是东吴派往刘备那里的间谍。因此我们可以解释为何鲁肃会向未来的敌人极力推荐庞统,也能解释他做出对刘备不利的战略。刘备与诸葛亮也有可能察觉到了庞统的真实身份,于是才派庞统率军攻城,以实现“借刀杀人”的目的。不得不说,历史的真相总是扑朔迷离与充满猜想的,关于庞统的真实面目我们也只能通过遗留下来的只言片语做一些分析,对于庞统究竟是不是间谍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