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以司马炎称帝后干出的荒唐事为例,浅谈晋氏江山必不长久的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司马炎当政时,他的祖父、父亲早已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统一已成必然趋势。
咸熙元年(264年)八月,司马昭病逝而我们的主角司马炎继承了晋王的爵位,仅仅过了数月,司马炎就逼迫曹奂退位,改国号为“晋”。晋武帝建立了晋朝,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上台以来做的很多事,都为晋室江山埋下了灭亡的隐患。
说到这里就有人疑惑了,这司马炎刚刚建立晋朝,怎么就说晋室江山一定不会长久呢?那接下来我们就来一条一条的来看一下。
司马炎称帝后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大封同姓的诸侯王,竟多达二十七人,并且将中央和地方的军政大权都下放了,还下诏书允许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诸侯国内选任大小官吏。
晋武帝之所以实施这种“假分封制”(我之所以把这叫做“假分封”,是因为晋朝还设有郡县,并不是完全的分封制)。我想是晋武帝看到了曹魏的灭亡,在联想到大秦帝国的覆灭,他认为这都是因为没有使用“分封制”,才使得在皇室危难之时没有分封宗室来屏藩皇室,所以他模仿刘邦当年的经营模式将在实施“郡县制”的同时也设有诸侯王。
我国古代君主一直很纠结一个问题,就是国家究竟实施哪一种政治体系才能保持长治久安呢?
使用郡县制,虽然加大了中央集权减少了藩王作乱的几率,但是一旦全国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国家便无计可施;使用分封制中央集权相对较弱,但是一旦国家发生大规模的叛乱,诸侯王可以出兵勤王,稳定政局。可是分封制有个不能忽略的“硬伤”就是“它是通过血缘来维系的”,当一国之君经历几代人后,皇室和诸侯王之间的血脉之情就会随之减少,此时的诸侯王先不说是否可以发挥“出兵勤王”的作用,只要不“趁火打劫”就算好的了。
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晋武帝毫无悬念的选择了司马衷,为啥说毫无悬念呢?
首先司马衷是晋武帝的嫡长子,光这一项就足以让支持司马衷的势力做一大篇文章了,而支持立司马衷为太子的势力是真心支持吗?不是,他们看中的就是司马衷的愚钝很好很好控制,就拿贾充来说,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司马衷当太子妃,可以说就是一个“投资”,在将女儿嫁给司马衷后,就等于说给晋武帝上了一个保险,我贾充怎么会坑自己女婿呢?
其次就是晋武帝个人的原因,司马衷虽然愚钝但是有个聪明的儿子,晋武帝之所以能被贾充直流说动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传位司马衷就是传位自己这个聪明伶俐的孙子,晋武帝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将司马衷定为自己的继承人了。
晋武帝将司马衷定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是又是一件荒唐事,他想最终皇位可以到聪明伶俐的孙子手里,但他没想过最后他这个孙子是否能真正如他所愿坐上这个皇位!晋室江山到司马衷手里真的就能准确的传到司马遹手里?一旦没有,晋室江山陷入混乱就是必然的。
平定东吴后,晋武帝沉湎于声色之中,在太康二年下诏选孙皓后宫妃子五千人入宫。其实,晋武帝的骄奢淫逸并非从平定东吴后才开始的,泰始年间就曾命令公卿一下子女在后宫未采择完前 ,任何人不得嫁娶,在平定东吴后晋武帝的这种欲望就更加膨胀了。
一般纵情声色的皇帝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在晋武帝玩乐之时杨皇后的亲族趁机揽权,结交权贵,贬斥旧臣,对于这种欲望我想晋武帝也是知道它的危害的但是就是不想从这温柔乡中出来。等到身体出了问题,他才意识到杨氏一族的危害,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太康三年以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尉、录尚书事,光禄大夫山涛为司徒,尚书令卫瓘为司空。太康十年又派太子同母弟司马柬、司马玮、司马允分别镇守要害。但专擅国政的杨骏却把司马亮排挤出京城,把司马柬等徙封以后逼令前往各自封国,晋武帝采取的防范措施,几乎都被杨骏化解了。
现在晋武帝所做的“防范措施”只能算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了,纵情声色可以说是他为日后晋室的灭亡所作的最后一件荒唐事了。
从晋武帝登基开始大封同姓诸侯再到最后的骄奢淫乐,使得打破三国乱世的西晋统一局面昙花一现,真可谓成也武帝,败也武帝。不得不说晋武帝虽然建立晋朝但他所做的荒唐事都是在给日后的晋朝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