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影响有多大?不只是唐朝由盛转衰,更是中华文明转折点

日期:2023-11-1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安史之乱的影响有多大?不只是唐朝由盛转衰,更是中华文明转折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中华文明开始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是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唯一一个古老文明,在漫长的数千年时光中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在后期的几百年中有所落后,之所以落后最为关键的因素显然就是“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实行闭关锁国,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个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发生于唐朝的“安史之乱”。

  整个中华文明在“安史之乱”以前,对外都是一种极为开放包容的态度,但是在安史之乱以后,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到从皇帝到普通大臣,乃至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明显带有一种防范于封闭之心,因为“渔阳鼙鼓动地来”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实在是过于惨重,所以人们在涉及对外的情况时,第一反应就必然是封闭的。

  但其实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后世对于安史之乱的一种误读,人们总是很容易就把安禄山与史思明之所以造反的原因,归结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在当时来看,事实上并非如此。安禄山之所以造反,因素其实也有很多,首先是皇帝,其次是丞相,再次是军队,随后是民众,而在很多野史之中还有关于他与杨贵妃的私人感情问题,那却不足为凭

  当时的皇帝是李隆基,他上任初期励精图治,知人善用,扫清了武则天后期的弊端,令整个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就了“开元盛世”。但是在晚年之后就开始松懈,沉迷享乐,不过他之所以能够高枕无忧,原因在于他认为自己任命的人很厉害,由丞相掌管政事,由将领掌管军事,都是有能力又忠心的人,而自己只需好好休息就行了。

  孟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隆基的算盘打得很精明,结果丞相与将军这两方面都出事了。自从张九龄也被撤退以后,由“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长期把握朝政,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停劝诫皇帝任用不可能成为丞相的胡人做将领,于是安禄山得以掌握大量的精锐朝廷军队。

  在李林甫之后,丞相就是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那人本来是个市井无赖,能力方面不值一提。李林甫在位时期尚且能够震慑安禄山,但是在杨国忠当权以后,那安禄山心中就无半分惧怕了。

  当时安禄山兼领三镇节度使,手中握有十五万以上的精锐军队,隐约已经算是大唐第一势力。与此同时,因为承平日久,震慑天下的大唐认为已经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所以对于民间是严禁习武,军事力量集中在边塞,以至于边塞的安禄山军队进入大唐腹地的时候,当地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叛军很快就进入长安,令原本高枕无忧的李隆基仓皇逃窜。

  虽然安禄山很快就身死,但是这一场动乱依然持续了七年之久,并且唐朝也因此由盛转衰,从此盛唐梦幻只在人们心中。而后世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与民众心中也开始对于异族有了前所未有的戒备之心,整个中华文明从开放走向封闭,并且这种封闭在一千多年后又导致了文明的落后,直到现代才重新崛起。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