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太后是好是坏?刘太后是个怎么样的人?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刘妃因为担心李妃生下皇子被立为皇后,就联合郭槐用狸猫调换了李妃的孩子。最后李妃被打入冷宫,刘妃则是被立为皇后。这个故事中的刘妃究竟是谁呢?其实她的原型就是宋真宗的皇后,章献明肃皇后。章献皇后刘娥是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后人将她和吕后、武则天共称,不过章献皇后的口碑会好很多,说她是“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那为什么在“狸猫换太子”中,刘娥反而变成了“恶”的那一位呢?
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有许多,尤其以两汉和两宋为最。《狸猫换太子》中的大反派章献太后在宋仁宗继位之初,临朝称制长达十一年(1022—1033年),名列两宋垂帘太后之首。
历史上对章献太后的评价褒贬不一。比如司马光给予的评价极高:“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蔡东藩在《宋史演义》中认为“刘氏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但王夫之在《宋论》中对刘氏大加挞伐,认为刘太后垂帘听政,“服兖冕以庙见,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是大逆不道。更有甚者,攻击刘太后是宋代的“武则天”。
与吕后、武则天相比,刘皇后可谓出生低微。
刘皇后小名刘娥,开宝二年(96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从小就没了父亲,养于母亲后家。十多岁时,还未成年的刘娥便嫁了银匠龚美,然后跟随丈夫到开封讨生活(宋代女子法定婚龄是13岁)。
夫妻二人乘舟出三峡,行至荆州当阳县玉泉山,长江水流已趋缓慢。百无聊赖的刘娥,少年不识愁滋味,坐在舟中唱起歌来。这一唱不要紧,惊动了玉泉山上玉泉寺的住持和尚慕容禅师。“道行高迈,愿力宏深”的慕容禅师听了立即派人循声将龚美、刘娥夫妻二人请进寺来奉茶。传闻慕容禅师善相,一见龚美就说:“君,贵人也。”等看到刘娥,“恍然曰:‘君之贵,以此女也’”。此后,慕容禅师对刘娥持礼甚恭,临别之际又赠了她川资路费。
许多人认为野史的记载荒诞不经,其实,野史可补正史不足。《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真宗天禧(1017—1021年)年间,贵为皇后的刘娥不忘旧恩,大出金帛重修寺院,“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僧舍三千七百”,将玉泉寺赐名为景德寺。重修寺院后,她又拨给景德寺僧众大量田产。玉泉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因为地处楚蜀之交,唐末、五代以来数次毁于战火。刘娥出川时,玉泉寺破败不堪,连个像样的僧堂(僧堂是僧众日常修禅起居的堂舍,自唐宋始,寺院在僧堂中央安置圣僧像,众僧围之,周围设置坐床,为起卧及日夜坐禅办道的道场。)也没有。重修后的玉泉寺规模宏伟,一跃成了“荆楚丛林之冠”。
刘娥此举既为报慕容禅师赠金之恩,也是为龙体欠安的真宗皇帝祈福。不过,真宗皇帝还是在乾兴元年(1022年)驾崩了。当然,这是后话。
离开玉泉寺后,龚美带着刘娥跋山涉水到了开封城。很快,他们就体会到了“长安虽好,居大不易”。龚美除了有银匠手艺外,别无其他技术,他重操旧业,走街串巷为人们打造首饰,维持生计。刘娥因为长相甜美,能歌善舞,常拿着拨浪鼓帮助丈夫吆喝、招徕生意。两人夜以继日地工作,所赚的钱仅能维持温饱。
银子乃贵重之物,官宦人家不屑于和龚美这样的小手艺人打交道;富户和普通小百姓为安稳,更愿意到店铺中打造首饰。所以,龚美的生意不是很好,刘娥跟着他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苦捱时日。眼见家里就要断炊,龚美每日长吁短叹,刘娥除了每天拼命吆喝外,也没有什么创收的好办法。良心丧于困境,龚美身无长物,动起了歪心思。想起“添丁不及减口”的俗谚,带着刘娥讨生活,不如将这个累赘甩掉。龚美放出风去,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龚美得了一大笔银子后,刘娥被来人带走。
来人名叫张旻(974—1048年,后更名为张耆),虽然年纪不大,出手却阔绰。原来,张旻是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赵恒(968—1022年)的贴身随从。赵恒,初名德昌,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名为元休,封韩王;雍熙三年(986年),改名为元侃;端拱元年(988年),进封襄王。他就是日后的宋真宗。
张旻十一岁就到赵恒府中做事,因为心眼活络,深受赵恒信任。见他目不识丁,赵恒在心情好的时候也教他读书识字。时间久了,张耆对《论语》《左氏春秋》等略有涉猎,居然“颇知传记及术数之学”。
赵恒府中虽然不乏女色,却没有一个让他中意的。听说蜀地女子“多材慧”,赵恒就想找一个四川妹子。张旻每天在赵恒左右,自然对主子的心思了若指掌,暗中物色合适人选。得知龚美“家贫,欲更嫁之”,立即主动登门。
刘娥因缘际会跨入赵恒王府,“遂有宠”。由此可见,刘娥作为一个被买来的女子,最后竟能贵为皇后,其心机和境遇实非常人可比。
刘娥之所以得宠,自然与她年轻漂亮有关。但她很快被“宠以专房”,应该与她出身低微,识尽人间冷暖,老于世故有关。王府中的女子多出身高贵,自幼受女德教育,进了王府后,在床上也是缚手缚脚,温婉顺从。刘娥年纪虽小,却早识男女之事,再加上自幼无人约束教育,她为了取悦赵恒,便百无禁忌,赵恒自然对她爱不释手。
可以说刘娥否极泰来,飞上高枝成为凤凰,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刘娥得宠引起别人嫉妒,被人在宋太宗面前告了一状。
得知儿子爱上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宋太宗勃然大怒,令赵恒立即赶走刘娥。其实,赵恒心仪四川女子是受父亲影响:赵光义任开封尹时,曾经将一位四川美人掳入府中宠以专房。事情传得沸沸扬扬,赵匡胤过问后,赵光义才恋恋不舍地将该女子送出府。
虽然父命难违,但赵恒心中万般不舍,更不愿意就这样与心爱的女人成为路人。于是,他动了番心思,“不得已,置于张耆家”。张耆见刘娥深受赵恒宠爱,自然是“事之甚谨”。张耆心思缜密,被史家评价为“为人重密”。他考虑到与刘娥年龄相当,为避瓜田李下之嫌,把宅院让给刘娥居住,自己“筑馆居于外”。
不过在官方史书中,这件发生在赵恒任韩王时候的事却被记在其任襄王之际。究其原因,北宋真宗一朝的史书,大体上完成于真宗末年和仁宗初年,正好是刘娥主政、权倾中外的时期。刘娥主持编修真宗朝史,并派亲信太监罗崇勋、江德明二人任“史院承受”。二位公公自然要尽心尽力地为尊者讳,不能露出真宗十几岁就贪恋女色的事情。
但是,赵恒继承皇位,其实也是意外之事。宋太宗长子元佐从小聪明机警,深受宋太宗器重。但元佐却因为申救叔父赵廷美(赵匡胤之子)而得心疾被废为庶人,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元佐被黜,太宗次子元僖成了准皇储。就在元僖春风得意,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却因侍妾下毒而死。赵恒与元佐为一母所生,是宋太宗第三子。他本来不敢觊觎帝位,可元僖横死后,他就成了第一顺位继承人。
淳化五年(994年),宋太宗五十六岁了。在高粱河之战所受的箭创将他折磨得体质大不如前,一度曾谣传“不豫”,即天子有病。立储之事引起朝野关注,赵光义不得不听从寇准谏言,以襄王元侃为开封尹,改封寿王。
至道元年(995年)八月,宋太宗正式立元侃为皇太子,同时大赦天下。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病逝,赵恒继位,史称“真宗”。真宗登基,刘娥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等待后,终于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