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商鞅与韩非的思想有什么不同?二人的思想为什么会不同?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先秦时期,是我国百家思想最为繁盛的时期,在众多的思想当中,当属法家思想在各个国家的变革中采用的最多,并且所产生的影响最大,而法家学说在先秦时期,最为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商鞅和韩非,商鞅对于法家思想十分推崇,著名的商鞅变法也是根据法家思想来实行的,而韩非同样作为法家的重要的发展人物,将法家思想运用到治国当中,实现“法、术、势”三者的结合。
虽然商鞅和韩非同样推崇法家的思想,但是二人在各自推崇思想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不同,而造成二人之间思想不同的原因也是包括很多方面。
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很大情况下,思想家的思想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产生的,商鞅与韩非的思想也正是如此。商鞅所处的时代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我国古代社会正在向着封建社会进行过渡,这一社会时期,国家的经济相比之前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发展,社会经济逐渐的发展起来,除了农业的生产能力提升之外,商品买卖也逐渐出现,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
政治生活中,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了农民阶层与地主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国家需要新的制度思想来进一步稳定已经被破坏了的传统的礼乐制度。商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法家思想来进一步改革秦国,商鞅在变法过程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兵,维护当时的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从而进一步巩固新兴阶层的力量。
而韩非所生活的时代是在战国末年,当时也是正在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农业的社会生产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当时所实行的就有的生产关系并不能够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了解决这种状况,各国国君都废除了传统的封建奴隶主的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这种背景下,社会逐渐开始要求统一,统一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政权来领导,韩非提出的改革措施自然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政权,因此他提倡加强君权,将权力全部收归中央,由国君一人掌握,由此也开始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
二人的思想来源不同。
商鞅和韩非所学习的法家思想来源不同,其中存在的差异也对于二人之间的思想存在不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史记·商君列传》中对于商鞅的思想来源是这样记载的:“鞍少好刑名之学。”
商鞅师从李悝,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商鞅当时去到秦国,受到秦国的重用,就是因为李悝所撰写的《法经》,从李悝能够根据法家思想撰写《法经》中就能够看出李悝对于法家思想的推崇,《法经》在我国法学的历史上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商鞅自然受到李悝思想的影响很大,在他的变法中,很多的观点都能够看到李悝的思想。
韩非则并不只是接受过法家思想,他最开始还师从于荀子,因此他的思想中会包含一定的儒家思想,这样就能够帮助韩非学习更多的百家知识,对于百家思想中的优秀内容进吸收和融合,因此韩非的法家思想更加的完善。
韩非的治国思想中,秉承着荀子所说的“性恶论”,因此为了压制人们的恶行,必须要施以重罚,在韩非的思想中,他同荀子一样,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往来只是因为存在利益关系,同时韩非赞同荀子的人分贵贱的思想,因此在他的思想中,要强调君权和尊卑秩序,进一步提高了君主的地位,因此他的这种思想正是适合当时国家统一的需要。
二人的生活经历不同
生活经历的不同使得二人的所见所闻也各不相同,这也是导致他们二人同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却有着不同思想的主要的原因。商鞅和韩非都是出生于王族之家,但是二人在家族中的地位也天差地别。
在当时实行宗法制度的背景下,一切都是以嫡长子为贵,而商鞅却只是一个庶子,庶子并没有继承爵位和财产的权力,在庞大的家族体系中,处于较低的位置,这样的状况使得商鞅从小就是十分的压抑,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让商鞅十分愤恨,所以在后来实行变法过程中,商鞅采取措施抑制王室贵族,实行军功制度,给了庶子很大的机会,这些措施实行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经历。
韩非与商鞅不同,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调查显示,韩非应该是出身于王族的宗室,并且是贵族的大世家,他本身的地位较高,并且具有当时的爵位继承的权利,因此他的地位可以说比商鞅高很多,所以韩非在这一方面十分的维护统治者的君权,强调尊卑贵贱。
此外,韩非自小就在各种朝廷官员之间进行参与,因此他深深地了解官员们之间的尔虞我诈,知道政治环境的黑暗,因此在他的思想中,也极为提倡“术”的使用,通过各种“术”来进一步控制和管理朝廷官员,也进一步要求加强君权,只有君权加强,官员们手中没有大权,自然也就无法对于我国的稳定造成影响。
虽然商鞅和韩非在治国思想方面都传承法家的同时又有各自的不同特点,但是从根本上来看,造成二人思想不同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以及统治者统治的思想需求不同,不管是商鞅的思想还是韩非的思想,他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服务当时的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否则他们的思想也是不能够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选择的。但是不管如何,二人的思想最终都对于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们为我国的历史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