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和乐毅伐齐,哪一个影响大?

日期:2023-11-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和乐毅伐齐,哪一个影响大?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自晋分三家后,历史从春秋进入了战国,这两段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最为明显的要数战争。

  春秋时期虽然礼仪崩坏,但是大多数战争都有底线,一是战争规模往往不大,二是很少有残酷的灭国之战,胜利一方更愿意扶持一个政权上台。

  战国时期以兼并为目的,战争动辄数万,甚至几十万,而且没有任何底线可言,比如有名的长平之战和乐毅伐齐。

  俗话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那么这两场战争中,哪一个对天下格局影响最大?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左右,天下形成一强六弱的格局,秦国面积约120万,人口数约1000万,都占天下的1/3。

  商鞅变法近百年来,秦国的三个邻居楚、魏、韩几乎压缩得没有生存空间,楚国为了逃避秦国兵锋,数次搬迁都城,魏国的西半球几乎丧失,而韩国已沦为秦国内臣。

  传统弱国不足为惧,齐国自从五国伐齐后就残废了,唯有赵国才对秦国有一二分威胁,这便是当时的大背景。

  从某种角度来说,长平之战的爆发颇为意外,这场战争原本是秦国和韩国的事情。

  秦国攻占了野王,上党郡顿时成为一片飞地,既然保不了上党郡,因此韩国故作大方送给秦国,以换取退兵的要求。

  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反而把上党郡十七座城池送给了赵国,赵孝成王欣喜若狂,派出廉颇镇守上党郡。

  秦赵两国为什么争夺上党郡?这与其地缘政治有关,秦国为了东进中原,赵国为了抵御秦国,在这里就不做详细述说了。

  在关东六国中,赵国是唯一一个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当然,这主要是指军事方面,经济方面却相差悬殊。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持续增兵,战争规模逐渐升级,最后秦国已投入60万兵力,赵国也有45万人,显然变成了倾国之战。

  对于秦国而言,战场远离本土,后勤压力相当大,可是赵国也不轻松,需要越过太行山脉,双方半斤八两

  最终,赵军因后勤补给出问题而被迫出战,结果一战而败,死亡45万人,自此以后再无能力抵御秦国。

  乐毅伐齐发生在公元前284年左右,当时天下处于二强争霸,即为“东齐西秦”。

  五国伐齐的背景相当复杂,先从燕国谈起,从地缘政治来说,齐燕两国有数百年的仇怨,特别是子之之乱中齐国趁火打劫,差点兼并燕国,所以燕昭王想要报仇雪恨

  此外,齐国在南边重丘战胜了楚国,在西边观津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后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陷了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认输,一时间气势无二。

  不久,齐国又击破了富裕的宋国,扩土一千多里,实力再次增强,令各诸侯心惊胆寒

  在燕昭王的牵头下,燕国联合赵、韩、魏、秦四国组成联军攻打齐国,乐毅为联军统帅,这便是历史上的乐毅伐齐。

  短短数年时间,乐毅就攻破了齐国七十余座城,仅仅只剩下即墨、莒两座陪都还在抵抗。

  虽然后来田单击败燕军,齐国得以复国,但再也没有称霸天下的实力,已沦为三流弱国。

  纵观这两场战争,秦国都是最大的受益者。乐毅伐齐让秦国除去了心腹大患齐国,此后再无国家能与秦国抗衡。

  从某种角度来说,乐毅伐齐打破战国七雄平衡的力量平衡,天下形成了一强六弱的格局。

  长平之战让秦国消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天下再无国家能抵御秦国,这时候秦灭六国的大势已成。

  所以,那一场战争对天下格局影响最大,已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