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巴蜀从什么时候开始,与中原彻底成为了一家人?还得感谢这个国家 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巴蜀,是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大致范围包括川、渝及其附近地区,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及陕南、鄂西等地。主要居民为汉族,也是汉地的一部份。历史上,巴蜀地区、汉中地区和关中地区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必争之地。
常璩在其作品《华阳国志》中,是这样描述秦对巴蜀的“移民”:“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可以说,该政策对秦巩固其政权“功不可没”。
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和郡县制并用,虽三立三杀蜀侯:王子通国、公子恽、公子绾,但是,巴蜀汉中三郡三十一县在不到三十年间,扩大至四十一个县。为进一步加强对蜀地的控制,秦便仿照咸阳在当地修建了成都城、郫城和临邛城。
其他史料中,还记载了江州(今重庆)城和阆中城的修筑。这些城市中都修有高大的城墙,上有观楼和射阑,下设粮仓,街道、府舍、市肆与民宅样样俱全,为秦提供了驻守和掌控此地政权的便利,同时,还促进了当地盐铁行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尽管,派了军队,任命了官员,秦王朝的统治者依旧心里不安,于公元前314年,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行动。如果,按一户最少“三人”计算,这次“入蜀”的秦民人数,应不下于三万人。目的地多是成都,也有不少人沿途“就地扎根”。
这次的行动,只是一个开始,到了嬴政时代,“移民”依旧在继续。
对于这些“移民”而言,这次的迁徙,等于是“永别故里”,而对秦统治者而言,这只是他们要“征服”天下的一个“举措”而已。惟有当地的民众都融入了秦,这才是真正的“融为一体”,而“移民”则可以加快这一进程。
另外,蜀地的开明王朝灭亡后,王朝后人及部族散落于西南各地,其中,王子安阳王带着部将及其家属三万人,一路南迁来到交趾之地,自建安阳王国。再加上,战争中伤亡人数不少,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蜀地人口的迅速下降。
秦王朝自然考虑到了这些因素,而“移民”则是快速补充人口的最佳选择。上文提及的“实之”,就有“补充人口”之意。并且,就连大名鼎鼎的“吕不韦”,也成了其中一员。一个曾权倾一时的宰相,后被贬居蜀中,心中悲愤难平,最终,他在途中饮鸠自尽。
《汉书》记载“秦法,有罪,迁涉之于蜀汉。”“流放”成了一个独特的惩罚罪人的刑罚。由相国、达官贵人、老百姓、犯人组成的,似乎是一支支近乎天方夜谭的队伍,然而,对汉中至蜀地沿途的百姓来说,这早已不是一个希罕的景象了。
自公元前314年以来,这条蜀道上几乎终日都可以看到这样迁徙的队伍,原本人烟稀少的蜀道,此时成了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近年来,考古学上大量的“移民墓”被发现,证实了四川各地当时的“移民潮”。
并且,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了瓦解六国当地的残余势力,会将其中的富商大贾们迁往此地。这样,既断了他们“生事”的机会,又补充了蜀地的人口数量。而这些人,也并非不愿意来到此地,与其留在故土整日被秦人“看着”,还不如,换个环境再谋发展。
在这些人中,擅长铸造的,带来了中原的铁器铸造技术以及农耕方法,极大改善和促进了当地的农业技术,推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这些人也加速了该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赵国的卓氏就是主动要求“进蜀”,《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 ...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 ...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卓氏来到临邛(今邛崃),见这里山中产铁矿,却没有人开采,大喜,立刻招人采矿,再让人铸铁。
当时采矿,只需缴给政府少许银钱即可,于是,卓氏就成了当地的“大富豪”,生活之享受,不亚于“君王”。
史书还记载了另一位“大富商”——程郑,鲁国人,同样靠挖铁矿发家,比卓氏还有钱。当时,铁器在当地并不普及,他们开矿冶炼,生产的各种铁器,极受当地百姓的欢迎,自己也“富绛公室,豪过田文。”这里的田文,就是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有门客三千。
渐渐的,这些“移民”就和当地人相处和谐,熟悉彼此的语言和文字。这时,秦国又开始了在当地推行“小篆”,进一步废除巴蜀文化,让巴蜀彻底和秦成为了一家人。
常璩还描述了这些“移民”发家致富后的“奢华生活”,“故工商致结驷连骑,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设太牢之厨膳,归女有百两之车,送葬必高坟瓦椁,祭奠而羊豕夕牲... ...”
对普通人而言,“迁涉”除了远离故土外,生活上并不会出现太多的改变。而对于有“专长”的人来说,这倒成了一次机会,原来在家乡难以施展拳脚,来到此地后,却成了“专家”,生活质量也会立马提升。
“移民”除了帮助当朝统治者维护政权之外,伴随它一起的是民俗文化及带过去的文字,同样对当地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自然,这也包括奢华之风,《华阳国志》就流露出作者对此的“批判”——“奢侈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