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之前还有一次称汗经历,却惨遭重创

日期:2023-11-1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铁木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铁木真刚成年的时候,就与义父王罕、义兄札木合一起联手攻打蔑儿乞部,抢回了自己的妻子。

  在此之后,史书并没有记载铁木真的相关举动,我们只知道在大约四年之后,铁木真当选为蒙古大汗(非成吉思汗)。

  阿勒坛、忽察儿、撒察别乞三人首谋推戴,与诸将盟于青海子,请帝称罕,以统蒙古之部众,时为金大定二十九年。——《新元史》·卷二·本纪第二

  昨天我说过,草原世界是标准的多头政治格局,铁木真和泰赤兀部首领塔里忽台关系极差,又一直在与义兄札木合暗战,他是怎么通过这两人的认可的呢?

  答案很简单:铁木真必然是绕过这两人,由乞颜部(也速该一系),临时搭起来的一个草台班子。史书上说有二十多个氏族参会,我认为这个数字有水分,即使这个数字没有水分,这些氏族估计也上不了多大的台面。

  在这种背景下,铁木真这个蒙古大汗到的合法性值得怀疑。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传统史书在说起铁木真此次称汗的时候,都说铁木真不是蒙古大汗,只是乞颜部的大汗而已。札木合误以为铁木真称蒙古大汗,所以决定与铁木真反目,发动了著名的“十三翼之战”,这一切都是札木合的错。

  这种说法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乞颜部只是蒙古的一个部族,他们有什么资格单独选一个大汗出来呢?

  草原世界的大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帝,这是什么人都能随便称的吗?

  泰赤兀部的塔里忽台自认为很牛,也速该去世之后他一直在上蹿下跳,可就算如此,他也不敢自称大汗。

  札答阑部的札木合自认为很牛,十三翼之战把铁木真打得抱头鼠窜,可就算如此,他也一直等到四十多岁,才获得大汗的称号(古儿汗)。

  辛酉,宏吉剌、亦乞列思、豁罗剌思、朵儿边、塔塔儿、撒勒只兀待、合塔斤等部会于刊河,立札木合为古儿汗。——《新元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十四

  铁木真称蒙古大汗,肯定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传统史书模糊这一细节,不过是因为铁木真的子孙争气,他也被称为元太祖,后世为尊者讳而已。

  札木合之所以能组织大家一起讨伐铁木真,就是因为铁木真不知天高地厚。铁木真战败之后,立刻选择放弃大汗的称号。

  这是铁木真不愿提及的黑历史,如果实话实说,那得多丢人啊?所以后世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都说札木合不对,于是引发一系列摩擦,札木合的弟弟殆察儿在摩擦中被杀,所以札木合暴走了。

  相关史书为何要用这种方法,为铁木真辩护呢?

  因为铁木真一系统治了草原世界上百年,同时还统治了附近所有的文明地区,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在这种背景下,相关史书都是以铁木真的视角来书写的。

  或许有人会奇怪:史书在记录铁木真及其子孙的滔天罪行时,从来都是直言不讳的。相较而言,“十三翼之战”可以说是小事一桩,可为何史书会对这桩小事讳莫如深呢?

  这是因为,所谓的“十三翼之战”属于蒙古内部事务,外界对此关注并不太多。而直到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之后,也就是铁木真四十五岁之时,蒙古才有正式的文字。

  “十三翼之战”最主要的外部参与者是克烈部的王罕,他得知铁木真称汗之后,立刻向铁木真发去贺电。正因为有了王罕这种态度,史书在记载“十三翼之战”之战时,自然可以怎么对铁木真有利就怎么写,毕竟有王罕的背书在前。

  所以在后世读者看来,“十三翼之战”就是因为札木合过于小气而导致的:人家王罕都没表示反对,你札木合却表示反对,还大发雷霆挑起战争,做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这种说法就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铁木真称汗是蒙古内政,克烈部的王罕不过是个外人,这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自己的义子成为蒙古大汗,我为啥要反对?

  但站在札木合的立场来看,铁木真这种做法就是大逆不道:你铁木真凭什么称汗?问过我没有?我年龄比你大,实力比你强,你这种做法,岂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铁木真称汗之事,使我联想起曹操迎奉汉献帝之后被封为大将军一事。

  当袁绍得知曹操被封为大将军的时候,立刻大发雷霆:“曹操这是想干什么?他当大将军,那我是什么?”曹操得知袁绍发怒之后立刻认怂,让袁绍成为大将军,自己位居袁绍之后。

  很多人嘲笑袁绍:汉室都快没了,你还争那个虚名干啥?

  其实无论是袁绍还是札木合,他们都必须争这个名头,哪怕明知这是虚名。对于这些乱世枭雄而言,如果他们在被人挑衅却毫无反应,那他们部下的心里面立刻就要长草。

  你不是说自己是最强的吗?怎么面对自己小弟的挑衅,一点反应都没有呢?你靠不靠谱啊?

  袁绍听到曹操当大将军消息的时候,和札木合听到铁木真称汗时的境遇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袁绍逼迫曹操退让,那是因为大将军也只是个臣子,说退就能退。

  可札木合该怎么办?逼着铁木真不当大汗吗?这当然不可能,大汗又不是想称就称的。

  三国时期袁术也自称“仲氏皇帝”,曹操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出兵攻打袁术。

  现在,札木合的反应,和曹操当初的反应完全一样:你敢在我没同意的情况下称汗,我非要好好教训你一顿不可!

  这才是札木合发动“十三翼之战”的最根本原因。

  前文我们说过,铁木真称汗之后,王罕曾给他发来贺电。其实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铁木真之所以敢绕过札木合与塔里忽台擅自称汗,必然有人许诺过支持他,而这个人应该就是王罕。

  但在“十三翼之战”中,王罕始终没有露面,否则铁木真未必会败得这么惨。

  我认为王罕不露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王罕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后来一看风向不对,立刻在关键时刻回避了。

  二、王罕在克烈部遇到了某种危机,因为他在克烈部的地位一直都不稳,关于这一点,我们昨天已经说过了。在“十三翼之战”打响的时候,王罕被内部危机拖住了。

  但不管怎么说,由于缺少王罕的支持,铁木真只能俯首认输。那一年,铁木真大约只有二十二岁,虽然他败了,但这次失败很难说是挫折,不如说是一次契机。

  铁木真称汗虽然只是搭了一个草台班子,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铁木真称汗的过程中,他获得了乞颜部各大实力派的一致认同。

  从十八岁抢回妻子到二十二岁称汗,这四年期间的史料虽然一片空白,但根据铁木真称汗的背景来看,他肯定利用这四年的时间,非常成功地整合了乞颜部。

  乞颜部有铁木真的四叔答里台忽察儿,有铁木真二伯的儿子忽察儿,有忽图剌汗的儿子阿勒坛,还有合不勒汗长支(也就是铁木真大爷爷)的儿子撒察别乞。

  这些人拥有的实力都是不可低估的,从法理上讲,铁木真与他们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

  在此之前,铁木真与他们的地位是大致对等的,但在铁木真称汗之后,他们显然接受了铁木真的领导。

  所以,他们此前的地位,应该是对等的。但是,在铁木真称汗的过程中,这些大佬显然都明确表示愿意接受铁木真的领导了。

  其他二十多个氏族虽然影响力不大,但却也是铁木真实实在在的支持者。虽然铁木真称汗的结果不好,但过程却非常完美。

  札木合通过“十三翼之战”打败了铁木真,却依然无法改变铁木真已经从事实上脱离了他的掌控,实力也越来越强的事实。

  在铁木真称汗的时候,他大概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和札木合必有一战,但成功是没有回头路的,铁木真既然已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他就没有办法避免与札木合的决裂。

  在与札木合决裂的过程中,有一个与札答阑部关系密切的大贵族投靠了铁木真。这个大贵族的背景资料并没有多少,但在蒙古开国分封功臣时,这个大贵族是第四位功臣,他的名字叫豁赤儿 。

  豁赤儿为什么能在蒙古开国功臣中名列第四呢?显然是因为他在蒙古开国历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但由于豁赤儿是足以与铁木真分庭抗礼,所以他在蒙古开国历史上的地位很快就被模糊了。他的全部劳功,据说就是装神弄鬼,告诉大家自己梦了一个梦,神明告诉他札木合不配当蒙古大汗,只有铁木真才配当蒙古大汗。

  除此之外,这个大贵族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劳吗?好像没有了。

  我提醒大家注意一个细节,在蒙古开国史上,那些背景资料比较多,功劳写得比较详细的功臣,通常都是铁木真的嫡系,而且还都是少壮派

  至于其他的功臣,有的是在铁木真当成吉思汗前就被清洗出局了;有的虽然名列开国功臣榜上,却也只留下了一个名字。

  比如说蒙力克,比如说豁赤儿……

  虽然豁赤儿后期因失势而被排挤,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十三翼之战”,自然可以发现他对于铁木真有多重要。

  在札木合的打击下,铁木真丧失了大汗的头衔。但在此过程中,铁木真取得的实际权力和地位,并没有完全丢掉。

  而随着豁赤儿等人的投奔,铁木真反而可以很好地安抚内部:札木合只是获得了一时的胜利,可他原本的支持者都来投奔我了,属于我们的光明未来终将来到!

  在此后的若干年时间里,蒙古各部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因资料散轶,我们很难还原。因为此后几年时间的历史,似乎只是一段空白。

  如果是演电影,难免会打出一段字幕:十三年之后。因为在“十三翼之战”时,铁木真只是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人,等到他再次亮相于史书中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三十五岁的中年人了。

  至于札木合的历史就更模糊了,因为当他再次亮相于史书中的时候,铁木真已经三十九岁了。

  虽然史料散轶得有点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段时间里,铁木真的地位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因为为在“十三翼之战”结束之后,有许多蒙古部落(或是氏族)投靠铁木真。

  札木合呢?他的地位显然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中。因为在铁木真三十九岁时,札木合依然是铁木真最重要的对手,其影响力和实力一点也不逊色于铁木真。

  但遗憾的是,那是札木合最辉煌的一次露面。不久之后,他就被铁木真淘汰出局,关于这一点,我会在今后的文章中详细分析,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