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真的有那么大的势力让清朝短短三年就灭国

日期:2023-11-1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慈禧太后死后短短三年清朝便亡国,她真的有那么大的震慑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1908年11月15日17点,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终于走完了自己丰富多彩的一生,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后宫干政的太后,在历史上可谓是留下了不少骂名。

  而慈禧太后死后三年,清朝便亡国。

  那么清朝的亡国,到底是慈禧太后一手酿成的呢,所以她死后没多久便亡国。还是慈禧太后有着极大威慑力,所以勉强维系了清朝统治数十年,以至于死后没多久清朝就开始大乱,最后亡国的呢?

  宋安之今天来具体说说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要分两方面看,一是慈禧的确有这么大的能力,实际当权期间维系了清朝统治,所以死后清朝大乱并且亡国。二是慈禧留下的政治格局太脆弱了,是清朝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今人眼光来看,慈禧太后就是清末最大的守旧派,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稳固分子。比如说架空光绪帝,废除戊戌变法,杀了戊戌六君子等等阻碍新政的行为。

  其实以当时封建社会腐朽思想的历史背景来看,慈禧太后可以说是虽然没勇气打破当时腐朽的框架,但是她在腐朽的框架之内是最大的程度上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并且通过新政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救。

  当然宋安之并非洗白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虽然是守旧派,但对于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并不是那么排斥,比如说洋务运动,还有清末的新政,都是慈禧太后支持的,不然她不同意,新政实施的开?

  虽然诸如洋务运动还有清末新政,都是清朝历经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有八国联军侵华这种巨大耻辱以后的弥补行动,但最起码说明当时清庭统治者并没有腐朽到不可救药

  甚至光绪帝搞戊戌变法,慈禧太后一开始不说是支持,但也是默许的。不过后来维新派不只是触动了守旧派利益,更是要围园杀后,所以慈禧太后才出来将他们都收拾了,并且废除了新政。

  只不过相比于科技强国这个选择,慈禧太后是将自己的统治放在第一位。

  而且慈禧太后的统治手腕的确高明,在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以后,中央朝廷式微,地方督抚日益权重的局面下,慈禧太后能利用炉火纯青的政治手段,先分化湘军体系,后维系地方督抚与中央朝廷的关系,已经是相当厉害的权谋之术了。

  所以以这个角度来看,慈禧太后死后三年清朝便分崩离析,还真的与慈禧太后的死有关系。因为慈禧太后活着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炉火纯青的权谋之术,来维系帝国的统治,来驾驭地方上那些权重的督抚们,而慈禧太后死后,继任者不行,压不住暗潮涌动的乱局,清朝自然是分崩离析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慈禧太后留下的政治格局很脆弱,这也是清朝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这方面来看,清朝亡国慈禧太后有着很大责任。

  因为慈禧太后死的时候,晚清已经是风雨飘摇之际。但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利益,是立三岁的溥仪为皇帝,为什么非要立年富力强的载沣为摄政王,又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呢?

  一是万一自己渡过这个难关,可以再活几年,在这种幼帝格局下方便再度垂帘听政,而且摄政王载沣也容易控制。

  二是哪怕自己死了,隆裕太后、摄政王载沣、幼帝溥仪都是自己派系的人,不至于死后清算自己。

  毕竟古代政治上的死后清算也很恐怖的,诸如架空顺治帝的清初摄政王多尔衮,当时是多么不可一世,结果死后被顺治帝剥夺一切荣耀,连墓都给挖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47年,自然害怕死后有人清算她,所以压根没有考虑当时清朝处于风雨飘摇的情况,只考虑到自己的身后之事。

  结果到了1911年,清朝面对亡国危机,溥仪这个六岁小儿什么也干不了,摄政王载沣没什么能力,直接罢工回家,大权都在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太后之手。偏偏隆裕太后不是慈禧太后,没有那般强大的政治手腕,被袁世凯连哄带骗之下,结束了清朝的国祚。

  所以说慈禧太后这个人很是矛盾,虽然她是守旧集团的代言人,但在腐朽的框架之内,对外面对西方列强的冲击,对内面对太平天国平定以后地方督抚日益权重中央朝廷式微的局面,是最大程度上靠着自己炉火纯青的政治手段维系着清朝的统治,虽然阻碍了历史的进步,但以清朝的角度来看,是最大程度上延续了清朝的统治时间。

  但最后时刻安排的政治格局,以自己的利益为先,结果却一手酿成清朝之亡国,还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最后再说一下,本文章并非洗白慈禧太后,毕竟慈禧太后阻碍当时的历史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但客观来说,慈禧太后还是有着可圈可点的地方,并非是那么罪大恶极的,毕竟很多历史人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