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是立太子,朱元璋这边齐齐拥护,康熙这边却是龙争虎斗?

日期:2023-11-1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一样是立太子,朱元璋这边齐齐拥护,康熙这边却是龙争虎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皇权之争从来没有停歇,但是在明朝清朝却有两个极端对比,朱元璋和康熙的儿子们。在朱元璋册立太子之后各个儿子之间风平浪静,放在清朝康熙年间,九龙夺嫡的可是闹得欢腾。

  朱元璋和康熙都是我国历史上相当厉害也相当出名的皇帝,朱元璋草根出身,白手起家建立了大明王朝。康熙是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与他的儿子一起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号称“千古一帝”。

  朱元璋年老后立自己的儿子朱标为太子,给其他的儿子一块封地,将他们打发到地方上去,朝中上下无人反对,儿子们也是集体拥护。而到了康熙这边情况就不一样了,康熙定下太子人选之后,皇宫内、朝堂上可谓是暗潮汹涌,到后来甚至出现了“九龙夺嫡”的情况,儿子之间斗得你死我活

  为何朱元璋立太子无人反对,而康熙立太子却出现九龙夺嫡的局面呢?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朱元璋在确立太子之位之后,早早地将其他的皇子打发走了,远离了京城就相当与远离了政治权力中心。而康熙恰恰相反,他将所有儿子留在京城,放任他们相互争夺。第二就是因为汉族和满族的民族传统的不同了。

  在明朝,各个封地的藩王没有皇帝的诏令是不能随意回到京城的,一旦有人私自返回京城,就形同谋反,皇帝有权力命令全国人民群起而攻之。再加上远离了权力中心,藩王们很难得到京城的确切情况,无法清除地掌握朝堂的现状,也无法拉帮结派,这就大大降低了藩王们对王位的威胁。

  而清朝的皇子到一定年龄之后,就可以出宫自己建造属于自己的宅邸居住,这样就给他们拉帮结派提供了一个极为方便的环境。康熙他不仅没有将其他的儿子派到外面,还委以重任。或许是因为在他眼中,皇子都是栋梁之才,外派到地方岂不是浪费?

  康熙与清朝之前的皇帝不同,他从小接受的是汉族的教育,所以他的观念更加靠近汉人,也是主张嫡长子继承制的。但皇子们可不是这么想。他们认为,父皇既然给每个人同样的出宫机会,每个人也同样能够挑选自己想进的部门,会不会是父皇给自己的一个历练机会呢?

  于是他们在努力干活的同时,也注重表现自己,毕竟,从满人的传统来看,谁有本事,谁就应该成为下一任的君王。同时,他们也会注意拉拢朝堂上的大臣,大臣们站了队,朝堂上自然也是风起云涌,到后来,就发展成了“九龙夺嫡”。

  造成这一局面的,除了两位皇帝决策的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明朝与清朝的传统和制度大不相同。明朝沿用着以前王朝的制度,再加上明朝还是由汉人主政,他们主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所以,朱元璋立他的嫡长子作为太子,朝堂上下无人反对。

  但清朝不同,清朝以满人为主,对于满族人来说,他们更加重视的是皇子的才干,谁有能力,谁就是下一任的皇帝。所以大臣们也好,皇子们也罢,都认为,只要有人的才干能够超越康熙帝定下的太子人选,那么自己就有争夺皇位的资格。

  再加上康熙帝自己态度也不明朗,或许他也想把皇位交给最优秀的那一个儿子,或许只是担心青年的太子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于是故意挑起皇子们的争夺。康熙和朱元璋时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制度的不成熟和皇帝的不同决策所造成的。

  就此来看清朝的立储制度在雍正之前就一直没有什么建树,基本上都有争议,虽然在乾隆之后没有了皇位之争的隐患,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是会有各种制度的不足尤其是闭关锁国的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