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胤祥为何深受到康熙宠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看了《雍正王朝》后,都会被“侠王”胤祥所吸引,历史上的他,生活经历是否也如剧中那样,前半生受到康熙宠爱,再到圈禁,最后在雍正朝地大放光彩。
无论康熙朝还是雍正朝,胤祥从来不是历史主角,但他都是这两个朝代不能忽视的重要人物。
胤祥(剧照)
最受父亲宠爱的儿子
康熙一生有35个儿子,太多的孩子,让康熙的父爱看起来很单薄,每个孩子能得到的爱,少的让人看起来像是怜悯,儿子们想得到父爱比后宫妃子争宠,更费心思。
胤祥是康熙的第13个儿子,出生于康熙25年(1686年)在众多的孩子中,他深爱康熙喜欢,13岁时,康熙便带他去盛京谒陵,在出巡途中他表现优秀。康熙41年(1701年),15岁的胤祥被康熙派去祭泰山。祭泰山象征着海内升平,国泰民安,是盛世的象征,而能代康熙祭泰山,说明胤祥在康熙心中地位十分重要,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子,那胤祥可能会是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胤祥为何会受到康熙这般宠爱呢?
康熙(剧照)
第一:胤祥自小温文尔雅,是典型的儒家孝子
《钦定八旗通志》是这样记载的:“幼偕诸王侍圣祖于宫廷。尝随行,以稚弱未能前视,圣祖过,寻履迹伏地嗅之,其孺慕诚切如此”。
大意是:胤祥小时候个子矮小,几乎看不见被众人簇拥下一晃而过的父亲,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孝敬和仰慕,他就趴在地上,闻康熙踩过的脚印。当然,这种说法多少有点夸张的成分。
但从他后期的为人处事上看,他无论对父母、兄弟、臣民都非常符合儒家要求。
胤祥从小就能文能诗,文武全才。康熙41年南巡,一天,康熙在行宫想考一下众皇子的文化课,谈起了自己练习书法的心得,兴致所至,还当场写了一副对联展示。随后,又邀请众人观赏胤禛和胤祥书写的对联,众人看了“无不欢跃钦服”,这一年胤祥才17岁。
如果康熙不是十分了解胤祥的功底,又如何会让他当场献技呢。
而且他也继承了满人的传统技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有一次出巡狩猎,一只猛虎突然出现,他面色淡然,手持利刃,直接上前毫无畏惧,看见他这一举动的人,没有不佩服他的。
第三:爱屋及乌
胤祥的母亲章佳氏在康熙朝,一直没有任何封号,但却为康熙生了3个儿女,去世后,被康熙赐谥号为敏妃。在清朝后宫中,妃子赐谥号是非常少见。而且敏妃丧期不满百天,诚郡王允祉私自剃头,被康熙由郡王降为贝勒。由此也可以看出康熙对章佳氏非常喜受,所以对胤祥宠爱有加。
胤祥出生时,康熙依据《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给他取了“胤祥”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
这样一个文武全才的儿子,作为父亲的康熙当然会非常喜欢。
从极宠到骤然失宠
如果没有康熙47年的废太子风波,胤祥可能会继续享受着康熙浓浓的父亲,被封为亲王,平安顺遂的度过一生,但是事情总不会如意,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怎能不经历风浪,就到达彼岸。
康熙47年,废黜皇太子胤礽,此事在清朝掀起了巨大风浪。皇长子胤禔因诅咒皇太子而被革爵圈禁,当时很多年长的皇子也被牵涉其中,这中间也包括胤祥。但是很快诸皇子都受到了康熙的宽恕,唯独胤祥一直没有得到康熙的原谅。
康熙48年,康熙众多成年的皇子开始得到封号,皇三子胤祉被封为和硕诚亲王,胤禛为和硕雍亲王,皇五子胤祺为和硕恒亲王,皇七子胤祜为淳郡王,皇十子胤为敦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为固山贝子。
只有皇八子允禩没有进爵,但是也保留了他的多罗贝勒的爵位,而胤祥却什么封号也没有了,成了康熙众多皇子中唯一一个没有爵位的光头阿哥。
康熙49年,康熙在回复胤祥的请安折子上写道:“胤祥乃不大勤学忠孝之人。
从一个康熙的宠儿到不大勤学忠孝之人,可见胤祥在康熙的心中一直没有被原谅。一个人被深深地疼爱过,甚至寄予厚望,一旦失望后,是最难被原谅的。
但胤祥的失宠肯定与废太子事件有关,但是《清史稿》对这次事件的描述非常简单,甚至都找不到胤祥在这期间都做了些什么事的记录。我个人猜测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胤祥在废除太子事件中表现积极,活动频繁,甚至觊觎储位。而康熙作为皇帝,是不会允许任何人觊觎储位,甚至威胁皇权的。
第二:因为废太子并不是偶然事件,而且觊觎储位的皇子也很多,胤祥也是康熙非常宠爱的儿子,他也是下一位太子的有力竞争者,所以容易受到陷害。
而且雍正继位后曾说:“怡亲王前因二阿哥之事无辜牵连,一时得罪皇考,随即鉴宥”。
所以胤祥被人陷害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三:胤祥可能早知道有其他兄弟在废太子事件中,上下活动,而没有将这个信息告诉康熙,康熙将此视为对自己的不忠不孝,所以一直冷落胤祥14年之久。毕竟爱之深,责之切。
但是不论什么原因,胤祥在康熙47年失宠是事实。而在废太子事件中胤祥参与夺位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从后期雍正对他重用就可以知道,雍正绝不会重用一个曾经觊觎皇位的人。
参考资料:《八旗通志初集》
《清史稿》
《清圣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