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司马光是怎么样的在政治上败得一塌糊涂!

日期:2023-11-1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你眼中的司马光是怎么样的?司马光也有失败的地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司马光砸缸”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也体现出司马光从小,就有异于常人的冷静聪明才智。以前的世界观一直都是“非黑即白”,本以为上了教科书的司马光一定是完美的人。但经过时间的洗礼,才发现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人。

  司马光zagang

  司马光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还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优秀著作,依然饱受争议。《资治通鉴》是宋神宗给起的名字,寓意是“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此书也被誉为“帝王之书”。然而,宋神宗本人其实压根就对此不感兴趣。神宗父子对这部书的真实态度很简单的五个字:学习,学个屁。

  有人说,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也有人说他的《资治通鉴》属于“明于史而昧于时,百无一用”。为何会有这种评价?

  因为全书对历代得失的分析,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汉武的评价),缺乏战略眼光,还是传统的小农思维的一套;即便说他对历史分析是对的,也不代表对时局的分析是对的。这些评价不能作为判断司马光好坏的依据,毕竟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司马光后期做的几件事,真是称得上:小时候砸缸,长大了“砸国”。

  全面废除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即位后,宋朝年度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广大农民被地主剥削,怨声不断,引发多次暴动反抗。在这种内忧外患、财政赤字的状态下,年轻气盛的宋神宗,对宋太祖、宋太宗皇帝所制定的“祖宗之法”产生了怀疑,想通过自己的创新来做出点成绩。

  正逢王安石主张变法,试图改变这种困局,宋神宗二话不说,大力支持。

  王安石画像,及变法内容

  而司马光本来和王安石是非常好的朋友,因政见不同,两个人产生了分歧。(其实说是分歧,司马光也并不是全盘否认王安石的想法,在有人弹劾王安石的时候,他也站出来为老朋友撑腰)在思想上,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

  直到王安石颁发“青苗法”后,司马光认为,县官靠权放钱收息,要比平民放贷收息危害更大,因此表现了强烈不满。 王安石死后,他为了泄愤,全面推翻变法开始清算,连曾经保守派的苏轼都站出来反对司马光,警告他利国利民的政策不能推翻,他依然不为所劝,一意孤行

  盲目用人,引发大规模党乱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掌握朝政大权,他大力打击改革派,俨然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态度,重用蔡京等一大批奸臣,导致整个朝堂乌烟瘴气。大约三十年后,公元1120年北宋爆发了方腊起义,此后起义不断,大宋再也没有复兴之象。

  北宋西夏形势图

  面对西夏,只是一味的割地和忍让

  司马光执政之后,怕西夏发兵引发战争,主张把宋神宗之前所攻占的所有西夏领土,借新帝即位的机会,全部退还给西夏(也就意味着神宗时期的成绩,全部拱手让人。)这个举动属实过于窝囊和搞笑。不出所料,即使割地和忍让,也没有什么用,北宋该挨打,还是得挨打,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司马光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尽管他认为“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者存之”,实际上他却因不满王安石,无论对错将其变法全部推翻,又将神宗时期,军士们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还给西夏。

  司马光画像

  在小何看来,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但可操作性较差;司马光反对变法也没错,但整个反对派走“文死谏”的道路,也就引发了后面的党权之争。这两人,一个天真,一个圆熟;一个想开拓,一个想守成。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个性格饱满的历史人物总是如此,孰是孰非已经难以判断了,但是在送领土给西夏,和后期重用奸臣的事上,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你是司马光,让你重新来过,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是小何讲史,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和收藏,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